快訊

    【中限鎵鍺出口】一文看懂這兩種稀金屬的影響與中國限制後果

    2023-07-04 17:27 / 作者 陳家齊
    美製愛國者飛彈防空系統的雷達,就是借助氮化鎵(GaN)取得高偵測能力。路透社
    中國政府3日晚間宣布政策,將限制兩種稀金屬鎵與鍺的出口。由於中國對這兩種廣泛用於高科技產品的稀金屬目前擁有壟斷性市場地位,此舉可說是中國對西方對中國科技產業鏈進行限制的反擊,但也可能帶來失去市場的後果

    以下以問答說明本次事件與其影響。

    發生什麼事?

    中國商務部3日公告,為維護國家安全利益,從8月1日起對這兩種金屬及它們的化合物出口進行限制。出口商想開始或繼續出口,需要向另外向商務部申請許可,申請時要提供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證明,並必須說明進口商和最終用戶情況。

    限制出口項目與聲明可在此連結閱覽。

    什麼是鎵和鍺?

    這兩種金屬被歸類為「稀金屬」,兩者都是銀白色金屬。之所以「稀」是因為鎵與鍺通常並非來自單一純粹的礦產(例如鐵、黃金),而是鋅和氧化鋁等主流原物料冶煉過程中的副產品。

    與銅或石油等其他大宗商品相比,這兩者的市場規模很小。美國2022年進口的金屬鎵和砷化鎵晶圓價值僅約2.25億美元(約70億台幣)。但它們在關鍵戰略產業的應用,意味這些限制可能產生深遠的影響。

    用途是什麼?

    這兩種金屬在晶片製造、通信設備和國防領域有各種專業用途。鍺的用途包括光纖通訊、軍用夜視鏡和太空探索,大多數衛星都使用基於鍺的太陽能電池。

    鎵用於複合半導體、顯示器螢幕面板、太陽能板和雷達等。復合半導體結合了多種元素,可提高傳輸速度和效率,目前消費市場流行的高階快速充電GaN技術變是使用氮化鎵,全球知名的愛國者飛彈防空系統的雷達,也是借助氮化鎵大舉提高偵測性能。

    為何中國要限制出口?

    儘管中國外交部4日在記者會中強調出口限制並非「針對特定國家」,但顯然是對歐美對中國晶片科技發展「卡脖子」的報復。鎵與鍺和許多「中國製造」的產業鏈一樣,中國往往提供的是廉價勞動力與低階原料,在外國製作成高科技零件後,再運入中國組裝成為最終產品。

    中國鷹派官媒《環球時報》的分析就直接說美國「炮製拉攏盟友合夥打壓中國」,報導引述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鳳英表示,限制這兩種金屬出口可能是「一種對等反制」:「國際上很多稀有的關鍵金屬都是由中國向外供應的,那麼為什麼中國供應給一些西方國家,製成晶片反過來卡中國的脖子呢?」

    中國的供應有多大?

    這些利基商品的貿易很難追蹤,但據今年歐盟的一項關鍵原料研究,中國在這兩種金屬上都處於絕對「壟斷」地位,據稱供應了94%的鎵、83%的鍺。

    金屬業資訊提供商CRU集團表示,雖然這兩種金屬都有替代品,但替代品可能成本更高,並可能使終端產品性能下降。

    中國限制出口的後果可能為何?

    稀金屬的意思是在自然狀態中不多,但其實通常並非極度稀有,只是加工成本高,加工過程汙染大。中國的低價、不顧環保優勢是其市占率壟斷的成因,使其他地區的鎵與鍺的提煉設施很少,德國和哈薩克在內的國家已經減產。

    不過,一旦中國限制出口導致價格飆漲,其他國家就可能增產進行供應。中國在2010年報復性限制向日本出口稀土,結果是導致中國出口額下滑,其他國家投資進行開採冶煉項目,使原本市占率近乎99%的中國,目前市占率萎縮到大約65%。

    回收也可能是關鍵,工廠廢料已經貢獻了部分供應。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鍺還可以從退役戰車和其他軍用車輛的防彈玻璃中回收。

    還有哪些國家可以生產?

    俄羅斯與烏克蘭也能生產鎵,是氧化鋁的副產品;南韓和日本提煉鋅的副產品也可生產鎵。在北美,Teck資源公司位於加拿大卑詩省的Trail冶煉廠,可以在冶煉鋅、鉛等金屬時產出鍺。

    其他生產商包括加拿大特種材料製造商5N Plus和美國的Indium公司。在歐洲,比利時的Umicore兩種金屬都能生產。

    而且一些礦場的這兩種金屬含量高,可望增加供應,例如預定明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啟動的Kipushi鋅礦。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