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傭兵造反】華格納兵團未挺進莫斯科「但已駛入人心」 俄國有意立法管轄

    2023-06-26 16:59 / 作者 李寧怡
    華格納集團首腦普里格津24日撤離原已佔領的俄南城市羅斯托夫時,有民眾上前表示支持。路透社
    俄羅斯華格納傭兵首腦普里格津發動「一日兵變」,在當局承諾不會究辦後,華格納傭兵25日已陸續返回基地。俄羅斯國會正制定新法,要將華格納等傭兵集團納入規範;然而兵變已導致華格納與俄軍裂痕加深,對俄國社會也產生深遠影響。有俄國學者指出,兵變當天,莫斯科幾無百姓自發上街挺普丁,也有俄國軍官表示,華格納傭兵「雖未在公路上推進,但已駛入人心,將民心劃成兩半」。

    《華爾街日報》報導,俄國國會下議院(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主席卡塔波洛夫(Andrey Kartapolov)25日向俄國商業報刊《新聞報》(Vedomosti)表示,國家杜馬正制訂新法,讓私人軍事公司正式取得合法地位。

    卡塔波洛夫表示,不必將2萬5000名華格納重裝部隊解散或解除武裝,否則會是「送給北約(NATO)和烏克蘭人的最佳禮物」。他說,華格納「是可立即戰鬥的部隊」,「有疑問的是它的領袖,而不是它的戰士」。

    華格納傭兵集團24日撤離羅斯托夫。路透社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24日則表示,已達成協議讓華格納「回到原來的位置」,未參加普里格津號召的「遊行」者,也就是未加入兵變的傭兵,「若願意的話,將與國防部簽署合約」;至於數千名參與兵變者將如何處理,他並未表態。

    俄國打算將華格納傭兵納編 可能排除曾參與兵變者

    不過,俄國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本月稍早曾下令所有民兵團體在7月1日前與俄羅斯武裝部隊簽約納編,普里格津曾矢言華格納絕不照辦。

    普里格津23日發動兵變,不到24小時又下令華格納部隊撤回基地。華格納傭兵24日陸續將坦克等重型裝備撤出一度佔領的俄國西南部城市羅斯托夫(Rostov-on-Don),返回基地。

    俄媒報導,迄當地時間25日上午,華格納集團仍控制著俄國南部的米勒羅佛(Millerovo)軍用機場。目前不清楚普里格津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前往白俄羅斯,也不清楚會有多少華格納傭兵追隨他。

    華格納傭兵24日在兵變中準備自羅斯托夫北上開往莫斯科時,當地居民曾圍繞著他們歡呼「華格納!華格納!」還有女子要他們「好好照顧自己」。

    華格納傭兵集團24日撤離羅斯托夫,許多民眾圍觀。路透社

    事實上,華格納傭兵當天在羅斯托夫通往莫斯科的公路上已開了三分之二,幾乎未遭遇任何阻攔,普里格津卻在接到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調停電話後,突然下令傭兵部隊停止朝莫斯科前進,掉頭返回羅斯托夫。

    普丁連自己人都控制不了 統治23年人心思變

    當天人在莫斯科的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高級研究員柯列斯尼可夫(Andriy Kolesnikov)表示,那天「整個體制陷入不知所措,包括同樣在體制內的普里格津」,至於向來被認為能呼風喚雨的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則被發現「無法真正主宰一切」,「因為他連一個自己體制中的人都控制不了,他本應能夠完全控制這個人」。

    柯列斯尼可夫說,24日當天,連莫斯科人都覺得心情複雜,「其實莫斯科已在等著他(普里格津)到來,整座城市陷入停滯,因為預期有一群人會闖進來。人民並不害怕,怕他的是普丁,但一般百姓不怕」。

    俄羅斯當局宣稱要與華格納傭兵簽約,但可能不包括曾參與兵變者。路透社

    《華爾街日報》指出,62歲的普里格津曾在蘇聯時期因偷拐搶騙等罪行坐牢,性格善變難以預測,所領導的華格納集團還僱用成千上萬名暴力囚犯,因此他其實並非俄羅斯民眾、特別是菁英階層心目中取代普丁的最佳人選。

    然而,當普里格津發動兵變,下令華格納佔領羅斯托夫,又朝莫斯科挺進時,兩座大城都幾無民眾自發性上街支持普丁。許多俄羅斯分析家指出,這突顯了俄國民眾被普丁統治23年後,有多渴望改變。

    兵變期間俄軍與華格納互襲 血債難忘

    就連烏克蘭東部頓巴斯俄佔地區的俄羅斯國家衛隊(Russian National Guard)副指揮官柯達科夫斯基(Aleksandr Khodakovsky)都說,24日兵變發生時,「一切都懸於一線」,如今的俄羅斯「再也不會像從前一樣」,「華格納的軍事車隊雖未在公路上推進,但已駛入人民心中,將民心劃成兩半」。

    特別是,華格納部隊24日還擊落了6架俄軍直升機與1架俄軍空降部隊的伊留申-22型飛機,造成13名空軍身亡,這筆血債不會輕易被忘記。而俄軍為阻撓華格納集團北上,曾空襲莫斯科與羅斯托夫之間的公路,也造成部分平民與華格納傭兵喪生,更加深裂痕。

    正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 )25日表示,從這場兵變可看出俄國政局已出現「極嚴重的裂痕」,「我懷疑我們尚未看到終局」。

    發稿時間:12:44
    更新時間:16:59
    李寧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