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風險化怎麼做?一文看歐盟能夠制衡中國的5種經貿手段

2023-06-19 15:22 / 作者 國際中心
2022年10月25日,中遠集團的貨輪在德國漢堡港的托勒奧特(Tollerort)貨櫃碼頭上貨。路透社
中國與俄羅斯利用貿易和關鍵供應鏈來實現地緣政治目標的頻率越來越高,各國提高警覺。歐盟正在研究能夠維護自身勢力的工具,本月20日將公布經濟安全戰略,提出商業和安全風險、以及可用的保護手段,而如何應對中國影響力,勢必會是重點之一。《彭博新聞》整理出5種歐盟已經在用、或正在考慮使用的經濟工具:

1. 反脅迫機制

歐盟成員今年通過一系列新的貿易反擊機制。成員國面臨其他勢力利用經貿往來進行政治報復時,歐盟執委會可以加徵關稅、或執行其他懲罰性貿易措施。

這項工具在立陶宛遭中國報復後,變得格外迫切;立陶宛允許台灣以「台灣」之名開設代表處,中國為此限制立陶宛商品進口,立陶宛對中國的出口量去年銳減75%。

報導指出,美國一直推動歐盟應該對中國更強硬。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提出「去風險」論,認為應在不與中國全面脫鉤的情況下,降低與中國往來的風險。
2023年4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宏(左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參加聯合記者會。馬克宏此行受到習近平歡迎,對中較強硬的范德賴恩則受冷落。路透社

歐盟執委會的立場變化,讓一些企業和國家感到擔憂。例如德國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梅賽德斯-賓士集團(Mercedes-Benz)、巴伐利亞引擎製造廠(BMW)在中國的工廠有數十間,其中國市場銷量也超過其他地區。

2. 限制赴中投資

歐盟執委會正在考慮限制歐盟境內對中國等戰略對手的敏感產業投資,美國拜登政府也呼籲歐洲共同防止中國獲得可影響國安的關鍵技術,例如半導體。

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今年指控一名曾任職於中國辦公室的員工涉嫌竊密。艾司摩爾已宣布限制對中國的半導體技術出口,禁止出口先進曝光機到中國。

3. 審查中資

歐盟執委會正在檢視現有的外資審核標準,新的外國補貼條例下月將會生效。未來,參加歐盟所有大型招標、併購案的企業都必須提出報告,歐盟執委會將進行審查,防止接受過多國家補貼的外國競爭企業得標或進行交易。

4. 戰略基礎建設把關

歐洲議會今年稍晚將會審議新法規,針對有意投資歐洲關鍵基礎建設的外國企業實施新限制。中國企業現在已持有歐盟至少10個成員國的港口股份,中共可能因此得以獲得歐洲貨物進出口資訊,包含一些敏感零件和原料。
2023年6月13日,法國史特拉斯堡,歐洲議會全體大會。路透社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去年10月批准將漢堡港的一個貨櫃碼頭24.9%股權出售給中國遠洋海運集團(COSCO),不過由於德國政府內部對此意見分歧,這項交易仍懸而未決。

5. 擴大和其他貿易對象合作

歐盟消費力高達8.6兆美元,偌大市場、加上運作機制比其他地區相對透明,讓各國依然熱烈爭取與歐盟合作。歐盟也利用這個優勢擴大在外國市場的影響力,正與智利、澳洲協商,有助歐盟穩定鋰供應鏈,這是電動車電池關鍵材料。

歐盟正與南美洲國家組成的南錐共同體(Mercosul,又稱南方共同市場)談判,南錐成員阿根廷、巴西也都有豐富的關鍵礦藏。

為了抗衡中國「一帶一路」的影響力,歐盟也推出「全球門戶夥伴關係戰略」(Strategy of Global Gateway Partnerships),這項3000億歐元的投資戰略將會加強歐盟在拉美、中亞和非洲的建設。
2023年6月14日,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右)訪智利,智利總統柏瑞克(Gabriel Boric,左)迎接。路透社

2023年5月4日,智利阿塔卡馬鹽沼(Atacama salt flat),鋰礦商雅保(Albemarle)的鋰加工廠鹽水池。路透社

有些成員的決心不夠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歐盟感受到能源受制於人的代價,因此學到一課。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今年稍早表示,歐盟已經看見中國整體戰略日漸強勢,行動也越來越強硬,「正如中國持續升級軍事態勢,它也提高了假訊息政策和經貿脅迫的程度」。

但是,中國是歐盟幾個成員國的最大貿易夥伴,有些歐盟成員仍然不願與中國展開貿易戰。法國外貿銀行首席亞太經濟學家賈西亞-艾雷洛(Alicia García-Herrero)說,歐洲需要集合更多競爭手段,才能抗衡中國不斷滲入的影響,「有些成員還沒有這種覺悟」。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