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報評析】盧沙野失言風波 讓習近平費心營造的國際形象毀於一旦

2023-04-25 15:53 / 作者 莊蕙嘉 / 編譯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資料照片。翻攝百度
上月歐洲多國領導人相繼訪問中國,想和北京打好關係的用意不言可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國際地位大幅提升。然而這些努力因為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的失言一夕崩塌,不僅讓前蘇聯國家大怒,更讓其他不滿中國的歐洲國家可作文章。

彭博新聞報導,儘管中國駐法大使館立即發布聲明,稱盧沙野發言「僅為個人觀點」,中國尊重前蘇聯國家主權的立場明確且不變,但傷害已經造成。

這場風波最具殺傷力的部分是:盧沙野的言論與俄國總統普丁看待烏克蘭的觀點不謀而合。尤其是對於去年2月俄國對烏克蘭發起特殊軍事行動後,一直宣稱中立的中國,這番言論如同打了習近平一耳光。

中國政府上月發表《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十二點中國立場》,斡旋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復交,加上西班牙、法國、歐盟及巴西領導人陸續來訪,習近平身為「國際調人」與「世界領袖」的形象不斷提升。

盧沙野的一席「前蘇聯國家無主權論」,把習近平的努力毀於一旦。

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推文說:「這就是波羅的海國家為何不信任中國能做到『烏克蘭調停』。」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也立即召見中國大使。

原本因為親中言論招致猛烈砲火的法國總統馬克宏終於從批評聲浪中解套,趁機表態法國與歐洲國家站在一起的團結立場。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莊嘉穎指出:「盧沙野的言論,以及在歐洲激起的強烈反應,證明這是一記『烏龍球』。這起事件顯示中國外交政策的緊張關係,因為北京想要同時展現開放和強硬的兩種形象。」

的確如此。中國長期以來嘗試展現「軟實力」,卻也抓緊「戰狼外交」路線不放

美中關係持續惡化的背景下,中國股票交易商對失言風波增加地緣政治風險的憂慮更深。MSCI中國指數25日大跌近2%,且是連續第6天下挫,是去年10月以來最長跌日。

況且,美國總統拜登有意以行政命令限制美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瑞聯銀行(UBP)董事總經理凌煒森說:「市場正面臨一波負面地緣政治雜音。」

不過彭博新聞分析,失言風波應不致於損及中國與其他開發中國家的關係,例如東南亞、非洲、中東及拉丁美洲。
莊蕙嘉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