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與俄外交為烏克蘭爭取到更多時間 不會為此道歉

2022-06-08 11:10 / 作者 林宜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被怪罪過去執政時對俄羅斯採取綏靖外交。梅克爾7日首度為自己過去的政策辯護,認為她並非沒有努力,「外交沒有發揮效用,不代表它是錯的」,如果沒有這麼做,俄國可能早在2008年就攻進烏克蘭。



梅克爾7日受訪,由德國公廣聯盟(ARD)轉播。她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野蠻行為沒有任何藉口能辯護,但反對其綏靖政策造成俄羅斯入侵的說法,「我試著努力避免災難。外交策略即使沒成功,也不代表是錯的。我看不出我有需要指出『這是錯的』的部分,因此我不會道歉。外交沒有成功是非常悲慘沒錯,但我並不怪自己不夠努力」。




圖片
德國前總理梅克爾7日首訪表示,外交策略沒有成功,不代表是錯的,不會因此道歉。(圖片來源/美聯社)




梅克爾擔任德國總理16年,去年12月卸任。俄羅斯2月24日侵略烏克蘭後,梅克爾僅發表過簡短聲明,之後大多保持沉默。



明斯克和平協議



2014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後,梅克爾領導西方對俄祭出制裁,但烏克蘭東部地區戰火仍持續,梅克爾與時任法國總統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在2015年促成「明斯克和平協議」,要求烏軍和親俄份子停火,但聯合國調查指出,俄烏雙方仍互有開火、並波及平民的事件。



梅克爾7日指出,明斯克和平協議確實沒有滿足烏克蘭的所有利益,所以現在事後諸葛,很少人支持這項協議,「但在當時它帶了平靜,給了烏克蘭很多時間──7年的時間──事情才發展成今天這樣」,如果沒有人介入,放任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繼續他的行動,恐怕那時就已造成破壞。



梅克爾指出,2014年對俄羅斯的制裁還可以更重,然而當時多數國家其實並不願意,「我們也不是什麼都沒做」,俄羅斯被踢出八大工業國(G8),北約也是在那時設定目標,各國國防支出須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




圖片
克里米亞首都辛菲洛普(Simferopol)民眾2014年上街慶祝加入俄羅斯聯邦,布條寫著「俄羅斯!克里米亞!我們同在!」(圖片來源/美聯社)




拒絕烏克蘭加入北約



北約組織2008年承諾有朝一日會讓烏克蘭和喬治亞加入,但德國和法國當時拒絕,讓這兩國在5至10年內成為北約成員的希望破滅,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年4月批評德法做出錯誤決定。



梅克爾對此回應,她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是為了防止與俄羅斯的緊張升級,因為烏克蘭當時還沒準備好,「它和我們今天看見的烏克蘭不同,當時它的民主相當不穩定,非常分裂,充滿貪腐」,2008年烏克蘭的抵抗力更若,如果當時為烏克蘭開綠燈,會導致俄國更快入侵。



梅克爾指出,當時她非常確定普丁不會讓烏克蘭加入北約這種事發生,「在他看來,這就是宣戰……我不同意他的想法,但我知道他是這樣想的」。



北溪天然氣2號管線



梅克爾任總理期間,支持德俄合作開通北溪天然氣2號管線(Nord Stream 2),能使俄國天然氣直接穿越波羅的海輸往俄羅斯,美國、烏克蘭和東歐長期批評這項合作案;烏克蘭所收到的天然氣轉運費將會減少,美國除了想銷售自家油氣,也稱擔憂歐洲盟友的能源受制於俄羅斯。



梅克爾則指出,德國現任政府2月22日就宣布凍結北溪天然氣2號管線的啟用,但兩天之後,俄羅斯仍然發動了入侵。她強調,歐俄互相為鄰,不可能無視彼此;與普丁往來也是無可避免的,因為俄國和中國一樣大到不可忽視,必須找出共存之道。




圖片
德國北部盧布明(Lubmin)的北溪天然氣2號管線接收站。(圖片來源/美聯社)




梅克爾出生於東德,能說流利的俄語,光是這一點就經常被人拿來當作她「親俄」的理由。梅克爾說,她在總理任內,一直努力解決前蘇聯留下的問題,但冷戰永遠不可能結束,因為「我們根本沒有成功創建一個能防止這種情況的安全架構」。



梅克爾在俄烏開打後發表簡短聲明,之後沉寂;4月,俄軍在基輔附近小鎮布查(Bucha)涉嫌屠殺平民、犯下戰爭罪的暴行曝光,梅克爾沒有接受出訪烏克蘭的邀請,而是前往義大利佛羅倫斯旅行,招致批評。梅克爾這次受訪時回應,她很清楚那趟旅行會引起爭議,但她想明確表示,她已不再是總理,「那趟旅行對我來說,是我與政治脫勾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