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莫羽靜專欄|我們與元宇宙的距離有多遠?當心掉入新型態龐式騙局

    2022-08-02 17:11 / 作者 林昕慧

    圖片
    許多科技商品和遊戲廠商紛紛搭上元宇宙的浪潮。取自pixabay




    自從Facebook 更名為 Meta Platforms,宣布正式進軍元宇宙後,元宇宙(Metaverse)成為了家喻戶曉,但大多數人卻又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含意的一個名詞,甚至連熟知網絡科技的人士,也僅能模糊的描述其定義,但臉書改名帶起的討論聲量,讓許多科技商品和遊戲廠商也紛紛搭上這波元宇宙浪潮,也結合了NFT 宣稱是未來趨勢,鼓勵人們趁早投資,一舉從科技、遊戲,又橫跨到金融投資與新創的領域,讓人彷彿霧裡看花,



    元宇宙不是新概念



    元宇宙這個概念來自於上個世紀,是VR技術發明後,人們對未來世界的想像,隨著網際網絡的發展,這類觀念也更加蓬勃,1984年出版的小說《神經漫遊者》、1992年出版的《潰雪》、又或者電影《駭客任務》系列、《一級玩家》,都是元宇宙(Metaverse)的呈現,指一個結合AR擴增實境,連結性更強、沉浸感更高,虛擬與現實可以相互互動,甚至有共通貨幣,是一個與現實世界難以區分的網路世界。



    曾經最元宇宙的雛形



    MMORPG曾經是最接近元宇宙的科技產物,隨著遊戲產業的蓬勃發展,遊戲分眾更為精細,加上遊戲收費模式的改變,現在的MMORPG再也不像過去,能動輒數百萬人在線,取而代之的則是更精緻並提供連線功能的單機RPG遊戲,例如《魔物獵人》系列作、《Minecraft》或競技性質較高的FPS、MOBA、大逃殺生存,但也有高互動性的競技遊戲,利用大量的遊戲社群人數,並在遊戲中新增可自行編輯創造的沙盒世界,最終產生也接近元宇宙雛形的遊戲型態,但這些都還離真正意義上的元宇宙非常遙遠。



    元宇宙該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可以讓人自由編輯創造激發創意,降低內容體驗的生產與維護成本,但相對而來的則是缺乏便利性,體驗的內容品質不一,還有網絡霸凌與各式騷擾也隨之而生,其中元宇宙強調的沉浸式運作,更有可能加劇受害程度,若無法妥善處理,將會導致使用者流失。




    圖片
    臉書Meta所研發的虛擬實境社群平台《地平線世界》(Horizon Worlds),曾傳出女性用戶的虛擬替身遭到性騷擾、性侵犯。翻攝自FB@horizonworlds  




    中心化則可以透過管理員介入來處理使用者之間的糾紛,但過度的中心化也可能因為處理過程不透明,或因為層層決策而拖延,進而產生問題也導致使用者流失,同時中心化也伴隨著發行製造商,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去製造並精進體驗內容來留住使用者。



    層出不窮的元宇宙詐騙



    現階段的科技水準和資本市場,不可能由任何新創公司,獨立發展出「元宇宙」。「元宇宙」是大量科技的堆疊,仰賴5G網絡普及後的雲端運算、即時性的串流影音、新世代的義肢仿生技術、擁有大量3D擬真建模與VR實境的電商平台、高度統一集中的遊戲平台與遊戲公司、市佔率極高的社群平台等等不同的科技,任何一項都是大型的跨國企業才足以支撐,這只能透過大型企業間的併購或結盟,在多年的發展後,最終才能形成真正的「元宇宙」。



    如同部分虛擬貨幣投資、NFT非同質化貨幣一樣,元宇宙也被當作新創投資詐欺的新興題材,藉由一般人的資訊落差,利用艱深難懂的科技名詞和鬱金香泡沫般的龐式騙局炒做吸金,許多人就因此淪陷其中,誤以為自身在投資未來科技產業,實際上只是詐騙集團的待宰羔羊,老鼠會裡最後一隻暴斃的老鼠。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林昕慧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