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澄清「壽險業入不敷出、現金告急」 壽險公會:尚有可觀「利息收入」足夠支應

    2023-10-31 17:06 / 作者 鄒秀明
    金管會證實,有部分壽險公司單月保險給付大於保費收入。資料照,廖瑞祥攝
    美國聯準會升息效應發酵,市場資金棄守舊保單,加上利變保單宣告利率遲未調升,國內壽險保費收入減少引發關注,針對近期媒體指稱「壽險業入不敷出加劇、現金告急」,壽險公會今天澄清表示,國內壽險業資金水位充裕,且保費收入及「利息收入」,足夠支應保險給付需求,無入不敷出情事。

    媒體報導,壽險業8、9月資金淨流出皆逾500億,出現手頭史上最緊現象;據保發中心統計,從去年7月至今年9月期間,15個月有13個月壽險保單總給付大於總保費收入,資金淨流出2,849億元。

    不過,壽險公會今天發出三點說明:

    1. 壽險業保費收入及利息收入足夠支應保險給付需求,無入不敷出情事:

    壽險公會表示,欲窺知壽險公司現金流量概況,並非單看保費收入及保險給付,壽險業坐擁逾 31 兆投資資產,每年挹注可觀利息、股利、租金及資本利得等投資收益,亦為支應保險給付資金來源。

    2023 年 1~9 月壽險業單利息收入即估近 6,200 億元,綜合考量保費收入及利息收入後,現金流入遠大於保險給付,淨現金流入近 5,000 億元,無所謂入不敷出情事。

    2. 壽險業現金部位充足:

    截至 9 月底壽險業銀行存款規模逾 7,100 億,資金水位充裕,帳上亦持有大量高品質且流動性佳的金融資產,可隨持挹注資金需求,確保流動性穩健無虞。

    3. 主管機關持續密切監控流動性,亦提供業者多元工具能支應流動性需求:

    壽險公會表示,壽險業向來重視資金管理穩健性及安全性,去年以來即審慎應對流動性管理議題。主管機關亦密切追蹤業者資金流動性,近年陸續透過法令修正提供業者多元化工具以支應流動性需求,如放寬保險業從事附條件交易債券種類,有助增加業者資金調度彈性。

    去年在主管機關協助下,於宣告利率公式增加平穩結餘調節項機制,有利業者可適度提升宣告利率,以降低保戶解約逆中介風險,使壽險公司有更充裕的工具得以因應及控管流動性風險,籲請社會大眾放心。
    鄒秀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