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女性首次獨得諾貝爾經濟學 央行讚:戈丁將性別經濟學推向主流

    2023-10-12 15:20 / 作者 徐筱嵐
    諾貝爾經濟學獎2023年得主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戈登。翻攝諾貝爾獎官方YouTube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於本月9日揭曉,由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戈丁(Claudia Goldin)獲得,我國央行今日在臉書特別介紹戈丁分析逾200年來的數據,揭開勞動市場性別差異(gender differences)的原因為教育與職業選擇差異,而所得差異的另一面是夫妻不均。

    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於本月9日宣布戈丁為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戈丁不僅成為第3位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更是首次獨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可獨享高達1,1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230萬元)的獎金。


    提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對一般人而言感覺遙不可及,央行表示,全球有將近半數的女性人口,而戈丁研究的聚焦女性在勞動市場的表現,與社會密不可分。

    許多數據都指出,女性在全球勞動市場的代表性嚴重不足,且當女性投入勞動市場時,其所得往往不及男性,何以勞動市場存在巨大性別差距(gender gap),一直是各界熱衷探討的議題,但卻始終缺乏令人信服的說法。

    戈丁指出,美國女性勞動參與率在過去200多年來並未呈上升趨勢,而呈U形曲線。19世紀初,由農業社會步入工業社會,已婚婦女的勞動參與率下降,但隨20世紀初服務業的發展,已婚婦女的勞動參與率再次上升,歸因為結構性變化及對於女性家庭責任的社會規範不斷演變之結果。

    戈丁表示,20世紀,女性教育程度不斷提高,在多數高所得國家,女性教育程度甚至高於男性,而避孕藥的取得為女性職涯規畫提供全新機會,並在加速前述革命性變化中扮演要角。不過,儘管20世紀實現現代化、經濟成長及女性就業率不斷上升,但很長一段時間內,兩性的所得差距幾未縮小。

    就歷史而言,所得方面的性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可歸因於教育與職業選擇的差異。戈丁認為,所得差異大部分出現於相同職業的兩性之間,且主要發生在第一個小孩出生後。

    若一個人有小孩或是其他家庭責任,即便他(她)可能有工作,也須在家待命,在家待命的人將被迫選擇更有彈性、對工作要求更低的職位,因此,薪資往往較低。女性通常是在家待命的人,性別不均的另一面是夫妻不均。


    透過分析逾200年來的數據,戈丁在研究結果表明,薪資不均與其說是對女性的歧視,不如說是反映工作彈性,以及平衡事業與家庭的高昂成本。

    由於戈丁不曾來台訪問,似乎與台灣沒有任何淵源,央行透露戈丁與台灣經濟學界的小故事。台大經濟系特聘教授林明仁表示,2012年至2013年間,他曾慕名到哈佛大學進修一學期戈丁的課,戈丁與其夫婿Lawrence F. Katz飼養一隻黃金獵犬,上課時會帶著這隻黃金獵犬坐在教室裡一同上課,她向學生們說「狗狗很乖,不用擔心」,成為校園內最令學生印象深刻的事。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