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從碳焦慮到碳興奮5-3】台灣「跑上歪路」的碳費制度,如何配套補強,重返正常跑道?

    2023-05-12 07:20 / 作者 吳馥馨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陳品佑攝
    「台灣如今走向了獨步全球的『碳費』制度,『要回頭,恐怕也不容易了』;「後行」(指轉換成Cap and Trade或碳稅制度)也沒機會了。」一路催生台灣碳權交易制度的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有點沮喪的說。

    但從困境中找希望,話鋒一轉,他又說,還是有配套辦法,可以確保減碳目標被落實。

    李堅明主張的「配套」辦法有三,其一,環保署已宣布的產業自主減量計畫;其二,產業自主減排計畫達標者,碳費應全免;其三,善用即將成立的台灣碳權交易所,進引碳權抵換制度。

    如果三種配套皆可以落實,台灣獨步全球的碳費制度,就可以回復成和國際上總量管制交易制度雷同了。

    巴黎協定有NDC,台灣有IDC

    李堅明表示,台灣雖然「碳費先行」,但環保署有提一個配套政策,產業可以提出自主減量計畫;按規劃,企業所提的自行減量計畫若能順利達成,碳費費率享有優惠折扣。

    舉例來說,台積電要繳交碳費,因此台積電可以提自主減量計劃,假設將現行排放100單位的二氧化碳,預計未來2年或3年內減10%,也就是減10單位,排放總量降至90單位,若能順利達成,碳費費率就能打折。

    李堅明表示,環保署企業自主減排的配套政策非常好;這類似於《巴黎協定》中,每個國家所提的「國家自訂減量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 ,NDC),每個國家減排都要達到自提目標。

    他並把產業自主減排計畫戲稱為「IDC」(Industrial Determined Contribution),以對應於《巴黎協定》的「NDC」。

    「台灣既已有一個獨步全球的「碳費」制度,又有一個獨步全球的產業自主減量計畫⋯⋯。」李堅明笑著說,台灣是全球第一個要求產業提出自主減量貢獻計畫的。

    李堅明主張,產業自主減排達標著,碳費應全免

    但他說,企業自主減排達標者,碳費享優惠的政策雖好,但還應更好。李堅明主張,如果企業自主減排達標,該企業剩下的碳費應該全免,而不是只享優惠費率。

    環保署從署長張子敬到各級官員,多次對外強調,『碳費是減碳工具,並不是財政收入』,既如此,若企業自願花錢達到自主減量,也順利達到,剩下的排碳也不應該談什麼費率優惠,是根本就不該再收費。」他說。

    李堅明質問:「如果企業拚了命減(碳排)了半天,也達成自主減碳目標了,剩下還是要用『優惠費率』交碳費,豈不就變成政府的財政收入了嗎?」

    事實上,企業為了減排,投入的錢相當可觀;根據研究統計指出,企業為了減少1噸碳排,所投入的成本約新台幣6,000至7,000元。這種成本不是碳費每噸收200元、300元可以比擬的。

    舉例來說,如果一家排碳量1萬公噸的企業,要達成自主減排10%的目標,投入預算就要700萬元;若都不減排,假設按每噸碳費300元收,就只繳交300萬元碳費。

    「不要讓企業覺得,他們已盡力減排了,卻還要被政府處罰。」李堅明表示,公司減量達標已很不容易的,因為即便公司業務有成長,總排放量也要減少,這是很困難的。若能達到、要鼓勵、要高度肯定,不該再收剩下的碳費。

    他強調,只要企業訂了足夠積極、足具野心的減量計畫,一旦減排目標達成,碳費就全免,如此配套,台灣的碳費制度,就會和國際上總量管制交易制度雷同。

    碳費制度也該「開小門」 搭配碳權抵換才有減排誘因

    此外,企業要在短期內達成減排10%的目標是十分不易的,因此李堅明主張,也要搭配其他其他國際碳權進行抵換。而抵換交易,就可以仰賴即將成立的「台灣碳權交易所」。

    「碳費」搭配「企業自主減碳計畫」,只要達到就免徵碳費,再搭配未來成立的台灣碳權交易所量,可用經環保署認可的「碳權」進行「抵換」,三者配套下來,又接近回到總量管制交易制度(Cap and Trade)了。

    李堅明表示,引進碳權抵換制度,台灣碳權交易所也可以增加多一些碳權交易需求,活絡市場,以免將自己定位囿限在「代購」功能,只是代替國內企業去國際上採購碳權。

    「配套設計的好,讓原本不完美制度可以補強。」但李堅明表示,就怕環保署不這麼做,依舊堅持對已達成自主減排的企業,收取「優惠費率的碳費」。

    至於政府態度是否支持企業自主減排達標碳費就全免?李堅明「呵呵」笑了兩聲後坦言,「就不曉得環保署有沒有聽在心裡了」,要等後續結果了。

    李堅明建議「碳費」制度三配套


    台灣碳費究竟該收多少?

    台灣既已走向全球獨步的「碳費」制度,合理費率該訂多少?各界都瞪大眼睛看。

    除了根據環保署與倫敦政經學院合作研究計畫,外傳其建議碳費為每噸10美元(約300元新台幣)起跳;還有張子敬去年(2022)10月一度鬆口的,「非常有可能高過10美元」;環團則主張每噸應該收500元。

    李堅明說,學理上,碳費費率要等於企業邊際減碳成本,也就是每多減1噸碳要花多少錢;例如,當下產業減碳成本大約每噸6,000至7,000元,但實務上,碳費不可能訂這麼高,所以要有「起步價」。

    他坦言,「起步價」就很政治、沒有依據了,也可能會根據國外經驗,但都需要有配套,一定要有一連串規劃,和大家說,未來3年、5年、10年,政府有什麼樣的減排規劃,當企業看到未來一連串的壓力,那麼,碳費「起步價」該收多少,就不會那麼敏感了。

    幫政府算筆帳,「以終為始」的訂價策略才讓各界服氣

    根據環保署盤點,287家排碳大戶的碳排量約1.8億噸,若每噸碳費收100元,環保署將會有180億元到200億元的碳費收入。若每噸碳費收500元,那麼每年碳費收入將達1,000億元。

    因此,李堅明主張,從收費角度看,環保署應先做功課,將來收了碳費要用在哪裡,每年預算是50億、還是100億,「以終為始」的告訴外界,碳費都花在哪些刀口上,再往回推算每噸碳費應該收多少。

    「否則收來幾百億,花不掉,收的錢不就白收嗎?而明年又會再有碳費收入⋯⋯,如若碳費用途更多,需要更多錢時,再來調整費率。」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建議,碳費「起步假」該收多少是「政治決定」,何不「以終為始」,環保署先計算減碳預算需多少,再回推碳費應收多少。陳品佑攝


    既收了碳費,減量成績單也要公開透明

    另外,既收了碳費,重點仍在是否真正減量,環保署既收了碳費,也要有一套公開機制對民眾及產業交代,我花了多少錢、花到了哪裡、減了多少碳。

    李堅明說,若連這樣的訊息都隱晦避談,對產業而言,繳碳費的意願就不高,也會質疑政府代徵來的錢只會亂花。

    此外,環保署也一再說,減碳才是關鍵,碳費不是財政收入,「既如此,若沒有達成減碳效果,就是淪為政府實質的財政收入,這樣是很不好的。」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