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年CPI恐在警戒線徘徊 學者:通膨壓力已沒去年大 但這問題更須關注

    2023-04-12 10:37 / 作者 徐筱嵐 / 記者
    學者認為,通膨問題帶來的影響會逐漸減弱,反而通膨是否會牽動央行升息更值得注意。
    主計總處昨(4/11)公布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35%,並預告全年恐難擺脫2%。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分析,國內有部分因素會導致物價上揚壓力,但因國際原物料和油價下跌等相互抵銷,今年通膨壓力不會比去年大;他認為,現在反而要關注的是,通膨是否會讓央行有進一步動作,若今年再升息恐帶來系統性風險。

    主計總處公布3月CPI年增2.35%,1到3月平均CPI較去年同期漲2.62%,顯示國內通膨壓力不可小覷。吳大任分析,第二季國內仍有些因素會讓物價上揚,加上台電在4月調整電價,增加企業經營成本上揚,並反映在商品和服務上,勢必持續對通膨產生壓力。

    吳大任表示,所幸國際原物料跟大宗商品等緩步下跌,進口商品價格也隨之下降,在國內物價上揚和進口物價下滑相互抵銷下,國內面臨的通膨壓力不會像去年大。

    不過,他認為,現在要注意的是,國內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出口衰退,從全球主要國家持續升息、終端消費需求呈現疲軟來看,短期內出口很難大幅好轉,政府雖欲透過擴大公共建設與提振內需等方式來刺激經濟好轉,但從電價調漲跟央行升息動作來看,似乎很難達成。
    學者擔心,國內出口欲振乏力,企業營收將連帶下滑。資料照,鄒秀明攝


    吳大任指出,央行升息理由是抑制通膨、打擊物價,但前述已提過,通膨將不再是今年的主要問題,央行升息舉動反而會使房貸增加,抑制購屋家庭的消費支出,儘管政府普發現金6000元,但一次性的政策,跟每月增加的房貸相比,不但沒有促進消費,卻帶來反效果。

    再者,出口欲振乏力,企業營收也連帶下滑,以去年出口高點400億美元計算,今年3月出口352億美元,落差近50億美元,換算成新台幣1500多億元,意味著至少幾百家企業會產生虧損;一旦收入無法抵過成本上升,將牽動上下游的廠商和銀行,屆時將產生連鎖效應,「這就是系統性風險」,吳大任示警,只要有一兩家大規模的企業發生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由於通膨的影響在今年會慢慢減弱,吳大任強調,國內要面對的最大課題,是出口衰退引發的經濟衰退;過去央行在景氣低迷時,不會做升息考量,讓企業有喘息機會,但若只考量打通膨而升息「是否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不是沒有可能」。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