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拋勞保改革朝多元思考 何佩珊:「我不是來砍給付的」 政府每年撥補1200億

    2024-05-24 17:31 / 作者 徐筱嵐
    勞動部長何佩珊赴立法院質詢,提出撥補勞保基金財務就是改革的說法。廖瑞祥攝
    勞動部長何佩珊昨日立法院處女秀,拋出撥補勞保基金即是改革,引發外界議論。何佩珊今(5/24)強調,上任首件事情要讓勞工安心,「不是來砍給付的」,政府撥補勞保基金,就是負最終支付責任,每年撥補新台幣1200億元左右。

    她說,未來勞保改革一定是更多元、更永續方式來思考,不是在瘦鵝身上拔毛,「勞保沒有危機,只有政府處理不當才會產生危機」。

    勞動部長何佩珊今日與媒體茶敘,對於昨日赴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並接受立委質詢,被問及給自己打幾分,她笑著說,我不能給自己打分數,並反問媒體「你們給我打幾分?」

    勞動部長何佩珊5/24率3位次長與媒體進行茶敘。徐筱嵐攝


    由於何佩珊投入國會幕僚工作20年,又擔任行政院副秘書長8年的時間,其實對立院質詢台並不陌生。何佩珊表示,雖然在行政院、立法院待過,還沒有自己帶領一個部會,「在這裡是新兵」,要帶領一個行政機關並不容易,現在看到路上的人,感覺都跟自己有關係,可能都有勞保。

    對於撥補勞保財務等於改革的言論,引發各界質疑,何佩珊也一次說明白。她指出,很多學者、專家對勞保年改有一個理想改革的態度,畢竟理想跟現實之間,必須考量現實,無法單一從理想來看,推動一個施政要進行各種評估,當中政治評估很重要,「所謂政治評估不是很功利的,而是對所有階層民眾的影響」,政治上必須去處理的態度。

    何佩珊舉2017年3月提出的《勞工保險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為例,當時擬將「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入法,放在實踐的經驗來看,撥補勞保基金等同就是改革,未必需要通過修法,只要執政者有意願和財政能力就能做到

    她以馬政府時代進行對比,勞保首次財務危機發生在2013年,當時公布精算報告,出現2027年會破產的說法,引發勞工擠領的恐慌,可說是勞保第一次危機,前行政院長陳冲曾想要修法,將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入法,卻在主計總處遇到困難、出不了行政院,加上財政能力不足,連撥補都無法支應,引發恐慌。

    何佩珊說,勞保基金在2018年出現收不抵支的狀況,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快速做出撥補決定,從2020年開始陸續撥補200億、220億、450億到1200億元,「勞保沒有危機,只有政府處理不當才會產生危機」

    何佩珊昨日被質詢時提到勞保基金要開源、不能節流,她說明,開源是因應人口和就業型態改變,延後中高齡就業,不要太快結算,可續保勞保;抑或評估讓家庭看護工是否納入勞保等,增加納保人口,還有提高勞保費率的空間等,改法要跟過去不一樣,「多繳、少領、延後退」絕對行不通,只會導致抗爭、對政府失去信心。

    她也向勞工界喊話,「上任首件事情要讓勞工朋友放心,不是來做老闆,也不是來砍大家的給付」,在永續發展狀況下,來經營勞保,讓外界對勞保更有信心,現在要克服勞工恐慌心理,做到有信心、不要擠領,很有餘裕來處理勞保問題。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