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芬蘭OL3核電廠有這麼神嗎?

    2024-05-11 07:40 / 作者 吳馥馨
    芬蘭歐基洛托核電廠3號機(Olkiluoto-3)。路透社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上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節目時表示,為了達成淨零排放目標,他主張核二、核三延役,並引進芬蘭OL3新型核電廠;如此可以讓台灣核能發電占比上升到3成,且台灣的發電成本可以下滑3成。

    童子賢的建議,不僅引來反核團體抨擊,台電發言人蔡志孟5月9日也公開表示,根據台電對芬蘭OL3核電機組的分析研究,由於該機組興建期間延宕12年,多次追加預算後,成本幾乎是原本3倍,每度發電成本約為新台幣3元。言下之意,核電機組似乎對降低發電成本,抑低電價效果有限。

    但童子賢當天下午接受《鏡週刊》採訪時也回擊,台電幹部批評OL3建廠成本因工期延宕而變貴,是見樹不見林,台電過去幾年帳面虧了數千億元,還讓中油分攤不少「隱形虧損」,更未計入政府數千億元補貼。

    童子賢並指,即便如台電所說,OL3工期延宕12年,成本提高3倍後,每度成本「漲」到3元,仍比緊急時刻台電向民間用電大戶回購電力每度電最高12元;或著台電使用天然氣發電的成本也曾經逼近7元來得便宜。

    儘管童子賢強調,他無意替OL3的設備廠打廣告,但社會的討論也讓全民好奇,芬蘭OL3核電廠真有那麼神嗎?或著是真如台電所說的「這麼不便宜」?《太報》特做以下整理,幫讀者從客觀角度看問題。

    一、芬蘭OL3核電廠工期為何延宕12年、建造成本翻3倍?

    芬蘭OL3為Olkiluoto(歐基洛托)核電廠的第3座機組,裝置容量160萬瓩,2005年8月開始興建,原計畫2009年完工,但建造過程一波三折,最終拖到2023年4月才正式商轉,是目前歐洲最大的核電廠。因此,OL3工程延宕期間恐怕比12年還更長。

    有別於歐基洛托核電廠前2部機組OL1、OL2採沸水式原理設計,OL3採用新一代壓水式反應爐(台灣核三廠也是採壓水式)。

    OL3最初承包商為Areva(阿海珐)及Siemens(西門子)合資的公司,該公司開發出第三代壓水式反應爐(EPR),但2009年西門子出售持股退出。

    根據2010年,時任芬蘭核安監理機關STUK總幹事Jukka Laaksonen分析OL3工期延宕的原因;包括1980年代歐洲雖然建造很多核電廠,但施工中斷後,建廠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也退休了;而阿海珐公司此前沒有核電廠建廠經驗;最初規劃建廠期程只需4年更是過度樂觀。由於未充分做好準備,以致OL3在2005年取得施工許可時,根本還沒有詳細的設計規劃

    另外,阿海珐公司也未掌握芬蘭核安監理機關STUK的規範,以致工程多次被STUK要求補強,並多次追加預算。因而OL3造價也從最初估計30億歐元,2012年反應爐的建造成本已膨脹至85億歐元,幾乎是原本的3倍。

    芬蘭OL3核電廠。翻攝自TVO(芬蘭電力公司)官網


    二、為何OL3核電廠每度發電成本約3元?

    台電內部估算,芬蘭OL3核電廠每度發電成本約「3元」。據了解,這部分是由建廠成本、運維成本、核後端處理成本(即核廢處理)三大部份構成

    其中,建廠成本約120億美元,以資產折舊25年、每年約發125億度電來計算,每度電攤提成本約1.2元。運轉期間的人員維護成本約1元,核廢料處理成本也需1元,才堆疊計算出OL3每度電成本約3塊多。


    三、台灣比照OL3新建核電廠每度成本也要3元?

    若台灣也比照蓋一座第三代壓水式(EPR)反應爐,每度電成本也會3元嗎?過程也會這麼波折,甚至工期延宕12年嗎?

    首先,OL3核電廠是芬蘭第1座EPR機型,缺少經驗傳承,免不了要付出高昂的學習成本;建造過程一波三折,多次被監理機關STUK挑戰合規性,幾度追加預算下,成本才會攀升至120億美元之多。

    第二,台電是依照過去台灣核電廠計畫書,設備運轉25年的年限將建廠成本攤折舊到每度發電成本之中;事實上,台灣核電廠運轉期為40年;如同核一二三廠最後每度電成本只剩下0.7元,也是因為資產折舊完畢,發電成本下降所致。

    亦即核電廠初期資產攤提成本較高,假設運轉若40年或甚至60年,可能平均成本就更低。此外,若台灣能借鏡OL3的建廠經驗,或許可免除大幅追加預算的成本風險

    第三,在運轉維護成本上,芬蘭勞工成本肯定比台灣高,因此台灣的運維成本,或許可以降低。

    芬蘭OL3核電廠。翻攝自TVO(芬蘭電力公司)官網


    四、台灣新建核電廠也會延宕12年?

    至於芬蘭OL3核電廠工期因故延宕12年,延宕原因之一是失算核電建廠人才流失。台灣早年因核電廠需求,清華大學一度開設核子工程學系,但隨著核四封存以及非核家園政策,核工系因面臨招生困境早已改名為「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台電公司目前除了核三廠仍在運轉,有運維專業人員,核四建廠時代的專業人員也因屆齡退休及沒有傳承機會,早已逐漸凋零。因此,未來台灣想新建核電廠,勢將面臨缺乏人才的困境。

    更關鍵的是,如今台灣社會氛圍是「只要晶圓廠、不要發電廠」,台電光是興建一座火力電廠都至少費時需10年,台灣社會反核聲浪不小,如同經濟部政次、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去年接受《太報》專訪時,曾借用日本九州電力會長瓜生道明所說,如果核能是一個選項,那麼「Social license」(社會許可執照)的申請會是最大挑戰。

    附帶一提,中國的台山電廠1號機及2號機也是EPR機組,分別在2009年、2010年開工興建,目前已蓋好且在發電運轉中。而法國的Flamanville(弗拉芒維爾)核電廠3號機也是EPR,2007年始建造,原定2012年上線,但迄今還沒完工,跟芬蘭OL3一樣命運坎坷。

    法國弗拉芒維爾核電廠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