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水庫秘境走春】水為財!春節水庫走一走 全年黃金賺一斗 北中南水庫秘境看過來

    2024-02-12 07:00 / 作者 吳馥馨
    中庄調整池強化玻璃景觀平台。水利署提供
    台灣近年飽受極端氣候之苦,全台水庫蓄水量不是「日日渴」,就是接連豪雨颱風來襲變成「天天飽」。尤其經過整個冬天的枯水期,每年春天在梅雨季節來臨之前,缺水已成為台灣的「日常」。

    不過,去年夏天在杜蘇芮、卡努、蘇拉、海葵、小犬等颱風相繼襲台後,全台水庫接續灌飽,截至今年1月底,全台主要水庫仍有七成左右,或甚至更高的蓄水率,例如北台灣的石門水庫蓄水率7成、中部鯉魚潭也有6成7、曾文水庫更是接近9成,阿公店水庫也有8成7,今年春耕用水已確定無虞。

    傳統風水學以水為財,今年春節全台水庫蓄水量仍「存滿滿」,趁著農曆春節假期去水庫秘境走春,替自己迎來財運一整年。

    【北台灣】兼具多功能的石門水庫

    始建於1956年的石門水庫,歷經8年工期在1964年竣工,位於桃園市大溪、龍潭區,是台灣第一座同時兼具灌溉、發電、防洪、觀光及給水的多功能水庫,是北部重要水利設施。

    石門水庫有著渾然天成的壯闊美景,還有大小公園綠樹成林、步道小徑、自行車道,也有環湖遊艇,是北部民眾春節全家出遊最佳地點。

    水利署表示,民眾遊覽石門水庫可從高線收費站進入,此時可抬頭看一下探出嫩綠春芽的楓香樹;步道右邊依山閣,展列石門水庫興建過程中,撼動人心的精彩片段與實錄;步道左邊沿著石門大壩行走,大漢溪河岸風光一覽無遺。

    登階來到壩區最高點嵩台,青山碧水映入眼簾,遠眺桃園台地,如果天清氣朗,還可欣喜窺見觀音山及101大樓。

    遊客也可從坪林收費站進入,春節期間正是櫻花盛開時節,溪洲公園及南苑公園嬌嫩的粉色山櫻花相繼綻放,美不勝收;南苑公園裡狀似「天書」的建築為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所設計,提醒著遊客隨時充實自己。

    石門水庫櫻花。水利署提供

    石門水庫。水利署提供

    【北台灣】備援人工湖 中庄調整池

    走過一甲子的石門水庫,歷經颱風沖涮泥砂造成淤積而縮小庫容,為了活化水庫,水利署近年積極清淤,也開發備援蓄水設施,中庄調整池因此而生。

    水利署表示,中庄調整池是活化利用大漢溪舊河道土地,營造廣達41公頃的寬闊水域;在2017年12月竣工,不僅是台灣首座備援人工湖,同時也是石門水庫水力排砂期間的重要備援設施。

    調整池湖面廣大湛藍,綠化的草地及景觀土丘巧妙融合水域與週邊的青山田園景色,又結合自行車道,完工後即成為桃園地區的新興遊憩景點。

    2018年底,水利署還新設調整池景觀平台,採橋體鋼構及橋面強化玻璃施作,寬約4.2公尺(透明區域寬3公尺)、長約13.5公尺,每平方公尺可承重約300公斤,除供水質取樣使用外,站在橋面上,還可觀賞調整池廣闊的水域景觀及倒映於湖中的青山綠影,透明橋台與池水相互輝映,很快成為民眾駐足觀賞的熱門打卡景點。

    中庄調整池強化玻璃景觀平台。水利署提供

    【中台灣】全台唯一鋸齒狀堰溢洪道 苗栗鯉魚潭水庫

    鯉魚潭水庫位於苗栗縣三義鄉鯉魚潭村,因此命名為鯉魚潭水庫,1992年竣工,是兼具灌溉、防洪、發電與觀光的水庫,主要供應台中縣市、苗栗地區民生、農業與工業用水。

    苗栗鯉魚潭水庫還擁有全台唯一鋸齒堰溢洪道。水利署解說,是因為受限水庫的地形寬度,為設計出排洪較大的溢洪道以溢流排水,其原理是鋸齒堰較窄,拉直後就變很寬,排洪斷面一樣大,因此克服地形限制,減少用地面積建造足夠溢流量的溢洪道。

    鯉魚潭水庫鋸齒狀溢洪道。水利署提供

    鯉魚潭水庫空拍圖。水利署提供

    遊覽鯉魚潭水庫,可由勝興車站搭乘台鐵舊山線Rail Bike軌道自行車,沿途參觀舊山線美麗景色與知名景點龍騰斷橋,經連續隧道群到達終點站,下車步行穿越隧道後,即可欣賞鯉魚潭水庫下游「後池園區」景色,後池自然生態豐富,水鳥等物種眾多,適合賞鳥好地點。

    開車朋友可沿鄉道苗52線,進入鯉魚潭水庫下游景點「後池園區」後,繼續往上約2公里來到「大壩園區」,停車非常方便,園區面積廣達約5公頃,樹木花草林立,自然生態豐富,有步道、涼亭等設施;另有一處觀景平台,可一覽水庫中下游設施(如溢洪道、投池等);園區內可欣賞蓄水區美景及大壩、溢洪道等設施,適合全家大小旅遊。

    水利署表示,鯉魚潭水庫景點皆免收費,建議旅遊時間至少半天,需注意大壩園區冬令(自10月起至隔年4月底止)開放時間為上午6時至下午6時。

    民眾可由勝興車站搭乘台鐵舊山線Rail Bike軌道自行車,沿途參觀景點,到達終點站,下車步行穿越隧道後即可欣賞鯉魚潭水庫下游「後池園區」景色。水利署提供

    【南台灣】全台最大曾文水庫 從「日日渴」到「天天飽」的奇幻旅程

    始建1967年,歷經6年工期在1973年落成的曾文水庫,位在嘉義縣與台南市交界,是台灣最大的水庫與湖泊。去年是曾文水庫啟用滿半世紀,歷經蓄水量只剩「個位數」的「日日渴」,幾個颱風過境後成為「天天飽」水庫,直到2023年11月都還在滿庫水位,成為今年春天南台灣用水的堅強後盾。

    遊覽曾文水庫可從曾文二號橋售票站購票入區,遊客中心「曾文之眼」,以玻璃帷幕構建外觀,就像是無形的建築物,無限延伸入周圍青山綠水的景色。

    曾文之眼。水利署提供

    曾文水庫。水利署提供

    曾文水庫觀景樓。水利署提供

    曾文大壩區是最受遊客歡迎的景點,也是打卡熱區;壩頂上建有白色巨型紀念碑,碑上記載著克服浩大工程的艱鉅歷程,佇立壩項遠眺秀麗的湖光山色,讚嘆壯闊美景,更感念當時工程人員的奉獻。

    大壩右側好漢坡步道、難度較低的登山健行步道,登走375個台階,相思林在前,還可以鳥瞰水庫景緻。曾文之旅重點-觀景樓,位於風吹嶺收費站前600公尺處,曾經多位總統蒞臨造訪,有如曾文水庫的飛翼,可以從上俯瞰水庫全景。

    【南台灣】從日本人蓋到台灣人 阿公店水庫擁台灣首條環庫自行車道

    阿公店水庫從日據時代就開始興建,曾因戰亂而停工,終於在1953年完工。是台灣唯一以「防洪」功能為主,灌溉、公共給水為輔的多目標水庫。更擁有全台第一條環繞水庫的自行車道,因環境清幽,加上天然的湖光山色,每到假日,總會吸引不少遊客到水庫免費觀光遊憩。

    阿公店水庫環庫自行車道全長約7公里,沿途結合兩座吊橋、水庫水利設施並配合周邊環境及融合地方特色,規劃出著名的水庫十景,分別是荷塘曉風、日昇蓬萊、晨鐘暮鼓、樹影果香、竹林伴騎、煙波虹橋、水漾釣月、龍口吞泉、長堤夕照及崗山倒影,沿途設有解說牌提供詳細的說明資料,讓遊客在悠閒享受自然風光時,也能更加深入瞭解阿公店水庫及相關景點特色。

    遊客可選擇漫步大壩長堤一覽水庫風光,也可搭配自行車飽覽環庫自行車道沿途的綠水青山。水庫周邊也串起多樣性遊憩景點,例如水庫大壩下游阿公店水庫森林公園及目前最熱門的岡山之眼等,遊客可利用春節假期造訪,展開一趟結合自然與人文的水庫輕鬆行。

    俯瞰阿公店水庫。水利署提供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