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批藍白國會改革、建設條例 許信良:把總統當一般縣市長心態糟糕

    2024-05-23 18:55 / 作者 顏振凱
    立法院院會審查國會改革等法案,民進黨立委蘇巧慧上台發言。陳品佑攝
    國民黨、民眾黨兩在野黨力推「國會改革」,擬總統到立院報告並詢答、調查權等內容,民進黨痛批毀憲,朝野激烈衝突,參與主導97修憲,催生現行類似法國第五共和運作憲體的的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今(5/23)和媒體友人餐敘時直言,在野推的總統備詢,甚如可能要花兩兆開支的花東建設條例等,都違背當初參詢法國雙首長制修改的憲政體制,無論美國、法國憲法的總統國情咨文,國會都沒有質詢總統權力,憲政精神就是「都不能問」,許強調,總統本就不是一般官員,是對人民而非對國會負責,現在在野黨推動立法議程,是把總統當成一般縣市長看待,心態糟糕。

    許信良也強調,憲政體系有其邏輯,重大國會改革,這麼大事情,牽涉到憲法,有關憲法法路,不該視為一般法律通過,要大規模聽證,要讓專家來討論,社會來討論,民進黨的堅持是對的,台灣經過50年對抗成就台灣政治民主,政治精英應該了解,該回到理性,體制有其運作規律,要研究憲政原理,但現在立法院的很多所謂的改革,就是縣市議員的作法或心態。

    當年領導民進黨時,和李登輝前總統合作,完成97年國發會修憲的許信良說,其實中華民國憲法在大陸制定時,也是雙首長制,行政院長是有實權,更制度化,但97修憲廢掉閣揆同意權,背景是假如當年修憲如沒拿掉國會此權利,當時國會狀況,就變成王金平、羅福助等控制,很可能國民黨立委會不甩李登輝,讓李變成虛位元首,但如民選總統變成虛位元首,這不能想像。

    許信良強調,台灣的憲政文化,一直是雙首長制,有人主張要改內閣制,他認為不可能,因為這違背現在的政治文化傳統,也不可能運作,而現在國民黨提出的國會改革,或花東條例等,把台灣當美國,憲政上一定有問題。

    許信良說,法國第五共和憲法很清楚,國會議員有提案權,不能減少財政收入,不能增加支出,國民黨立院團總召集人傅崐萁,提案違現、荒唐,這不是雙首長制國會職權。就算如依美國憲法,美國國會是有權增加政府支出,但太荒唐提案,在美國國會不會發生,因為你有人情,他也有人情,大家都會衡量平衡,以美國體制,國會次有權,但不可能這麼作,因為違背權力邏輯。

    對朝野爭執的國情報告,許信良說,關於總統咨文,這在美國憲政體制有,但美國總統去國會國情咨文,但這不是給國會權力,「而是給總統一個歡呼作秀的場合」,他強調,讓總統報告,當然不能質詢,沒有詢答,不可能有質詢的問題,這是對行政權的尊重,但現在在野想用這個擴大立法權,這連美國的體制都違背。

    許信良再說,現行憲政體制以法國雙首長制為藍本,法國總統也有所謂國情咨文,但並非本人去,而是書面諮文送到國會,且由國會派人大聲朗讀,也不能討論,這是法國體制。

    許信良強調,不論美國、法國,總統都不對國會負責,現在藍白把這納入所謂國會改革,讓總統對國會負責,無法美國、法國憲法精神都違背,因為總統不能來備詢。

    當年國民大會廢除後,國民大會代表職權轉移到立院行使,延續當年國民大會時代,有總統「國是建言」,聽取國民大會代表建言,總統再回答範例,目前立院職權行使法,也因此增訂有「立法委員於總統國情報告完畢後,得就報告不明瞭處,提出問題;其發言時間、人數、順序、政黨比例等事項,由黨團協商決定。就前項委員發言,經總統同意時,得綜合再做補充報告。」許信良也認為,這樣的規定,其實違背憲政精神。

    許信良強調,在野黨聲稱總統來報告後,只是要綜合問答,並非詢答,但「政治沒有善意」,依照憲政精神,就是「都不能問」,尤其在我國現行憲法參考的法國,這還是是明文規定。

    對總統權責問題,許信良說,如照美國總統制體制,總統國會分立制衡,總統不對國會負責,是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這不是空話,總統任期四年一選,現在媒體網路,民調這都是責任,政治領袖每天被罵,那是如作針氈,這就是監督,且法律上,國會彈劾,還有司法機制,怎說沒有監督?「總統的責任,是誰選出,誰負責,彈劾罷免、就是國會對總統的監督。」

    許信良更說,現在藍白的版本,把總統當普通人隨便監督,但總統本就不是一般官員,現在國會在野黨的想法,是把總統當縣市首長看待,這是很糟糕心態,總統是國家元首,本就有權威尊嚴,全世界各種憲法一樣,「為何總統不受刑事追訴,有罪等下台才處罰,刑事都無罪,要彈劾條件還嚴格講究!」
    顏振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