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國利用藍營國會多數推一中框架「九二共識」 國安人士:與主流民意截然不同

    2024-04-24 12:00 / 作者 郭宏章
    前總統馬英九4/10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馬習二會」。翻攝馬英九臉書
    中國在「馬習二會」起,不僅隨團人員表態要修改「反滲透法」,批評此法阻礙兩岸交流,國安單位注意到,在馬習二會後,中國設定為只要想與中國交流的人,就必須進入一中框架,承認「九二共識」、反台獨。國安人士表示,馬習二會後,中國特別是用另外一種方式,大框架上利用中國語彙定義下的九二共識概念去往下走,另外對台灣內部也利用國民黨在國會多數席次,企圖改變台灣法治,包括要修改國安五法等,同時也邀請藍委們訪問中國。

    不過,如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原訂今天4/25出發的訪中團的規模從20人減少到7、8位立委,國安人士直指,背後原因是「一中框架」或是中國版的「九二共識」等論述與台灣大多數主流民意截然不同,而且比例是相當懸殊的。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出席2024新北緬甸新年浴佛節活動 陳品佑攝


    在日前一場簡報當中,國安人士向媒體記者說明,這次馬習二會以來,坦白說,儘管馬辦一直出來說明澄清,但大部分是如同國安體系先前預測的方式進行,包括行程中敘事的邏輯,還有馬英九最後4/10在跟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見面的時候,令人注意到今年中國特別是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對台發揮影響力,是利用中國語彙定義下的「九二共識」概念去往下走。

    「九二共識」到底是怎麼一回事?1992年兩岸之間到有沒有共識?根據一位當年代表台灣方面參與九二會談的政界人士也在這場簡報中表示,面對中國現在在全世界強力推銷「一中框架」、「九二共識」的敘事時,有必要把「九二共識」說清楚。

    政界人士表示,事實上,由兩岸政府授權的代表,也就是台灣的海基會與中國的海協會,雙方在1992年10月28日起至10月31日於香港舉行的會談當中,台灣方面代表面對中方要求在協議文本裡,必須就「一個中國原則」有適當的表述,最後雙方並沒有辦法獲得共識。

    立法院表決大戰,立法院長韓國瑜投下關鍵一票。翻攝畫面


    這位全程參與香港九二會談的政界人士說明,在前總統蔣經國在1987年11月2日宣布開放老兵赴中國大陸探親之後,台海兩岸的往來產生出不少急需解決的問題。到了1991年,兩岸透過不公開的管道,洽妥要進行對話、談判。但是當時的中國堅持不能使用「談判」兩字,只能用「協商」,因此兩岸的談判就只用「協商」二字來稱呼,可以看出兩岸雙方還是「你死我活」。

    政界人士說明,由於兩岸政府不能直接協商,雙方先後設立代理人:台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海基會」,中方則是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簡稱「海協會」,由於取代了官方直接接觸,海基會與海協會這「兩會」也被稱為「白手套」。當時雙方首先談判的議題是「文書查證」及「掛號信查詢」,以便老兵匯錢給大陸親友,以及各種生活上的安排。

    政界人士回憶,到了1992年3月,兩岸雙方在兩項議題協議內容有具體進展時,中方要求在協議本文,納入適當的文字說明「兩岸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之下簽署協議。由於中方代表始終要求兩岸兩會談判,必須先確立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台灣代表拒絕在事務性議題協商,牽扯政治問題的討論,但雙方僵持不下。

    政界人士說明,當年兩岸追求的目標是創造雙方更高階層代表可以直接會談的機會,也就是1993年新加坡舉行的「辜汪會談」,因此台灣政府在策略上安排了讓兩岸都有退一步空間的規劃,也就是透過總統府的「國家統一委員會」(簡稱「國統會」),通過「一個中國涵義」決議。

    政界人士指出,當時在1992年8月1日,中華民國總統府的國統會第八次會議決議要點為「一個中國」的涵義,明確表達一個中國,兩個政治實體:「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中共當局認為『一個中國』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來統一後,台灣將成為其轄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我方則認為『一個中國』應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華民國,其主權及於整個中國,但目前之治權,則僅及於台澎金馬。」這段論述,也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這8個字的由來。

    行政院長陳建仁拜會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廖瑞祥攝


    政界人士說當時「國統會」這項決議,可以說是早期的「兩國論」,但是即使台灣方面已經願意承認對方是政治實體,到了1992年10月底,兩岸兩會代表到香港舉行會談,從10月28日談到了10月31日,面對中方要求在協議文本裡,必須就一個中國原則有適當的表述,最後雙方還是並沒有辦法獲得共識。

    政界人士坦言,由於兩岸雙方都很希望隔年就要進行1993年辜汪會談,雙方都有壓力,因此在香港會談後,兩岸雙方繼續以傳真、電話與新聞稿等方式往來,等同繼續「協商」。這種隔空「各說各話」的方式,從1992年11月2日起進行到1992年12月3日為止,信函中點出了兩邊意見不一樣,但卻又找到一個點停下來,埋下各自解釋空間,埋下伏筆,但中方也沒說「台灣同意什麼」。

    政界人士表示,當年對於「一個中國」,台灣這邊「我們有我們解釋的內容,一再強調我方的解釋,但中國的信函後來就改口稱可以接受台灣方面的方案,但是台灣方面認為這必須要重新談,因此回函給對方,指對方對於「一個中國」的說法已經失效,應該以我方的定義為定義」

    政界人士表示,為何台灣方面要堅持「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原因,包括當時的國統會委員,除了包括馬英九等國民黨人士之外,也包括當時黨外的黃信介、康寧祥等,因此是台灣當時各方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論述。

    另外,根據辜振甫回憶錄《勁寒梅香-辜振甫人生紀實》書中指出,當時1992年香港會談後,雙方都有意願繼續往下談,保留了彼此的空間,希望能往下走,因此雙方不在「一個中國」這一點上糾纏,而採取「擱置爭議」。政界人士說,「擱置爭議」在國際談判上經常用到,他也強調這是辜振甫的原意,因為當時是辜先生親自口述,由這位政界人士親筆記錄下來的。

    政界人士近一步分析,現在中國操作「九二共識」的變形,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其階段性目標是利用「九二共識」名詞,套住台灣,再逐步向「台灣承認一中原則」推進。第二階段,中國最終的政治目的是:台灣確認「台灣與中國是同一個國家,台灣是中國的一個部分」,與國際普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接軌,確立「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國際規則,這樣之後任何國家無法介入台海問題。

    政界人士指出,中國操作「九二共識」變形的流程有四個步驟,第一步先是提出一個名詞,要求先不談論名詞的內涵,要求對手接受這個名詞。

    中國的第二步,是在對手接受後,以蠶食鯨吞片面定義該名詞的內涵,這通常是利用對手出現弱點時。第三步,中國將片面定義與對手協力者利益結合,塑造虛擬支持群體。最後一步,中國形成國際的互動規則就是:「台灣是中國的內政問題」。若國際間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從中共角度確立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這樣之後任何國家無法介入台海問題。


    政界人士說,中國操作「九二共識」的變形,先達成階段性任務,再達成政治目的,這就能在國際上確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與中國都是一個中國」,這也是習近平談話的精髓。

    但為什麼此時中共要不斷操作中國版的「九二共識」?操作用意是什麼?從階段性目標來看,中國利用這個當作是包裝的餌,套著台灣之後,一步步逼台灣承認一個中國。

    政界人士強調,事實上「九二共識」,當年的歷史文件,雙方往來確立的諒解也好,並沒有就「九二共識」內容得到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涵義,沒有得到一個固定的講法。但是,1995年李登輝訪問美國後,中國指台灣違反1992年共識,切斷海基會跟海協會制度化協商,這是他第一次,訪問康乃爾跟海基會海協會有何關聯,這就是他自己的定義。

    政界人士指出,第一次把「九二共識」片面定義改變是中共,不是台灣。1996年因為中國對台飛彈危機之後,兩岸幾乎翻臉,台灣政府一直強調,李登輝總統訪問康乃爾母校並未違反1992年共識的問題,但中共翻臉,認為不可以有各自表述的空間,但是今天還有人說「一中」可以各表。

    更進一步分析,政界人士指出,1992年兩岸協商,完全沒有提到台獨的字眼。何時冒出反台獨的?政界人士說,是在2005年,前副總統連戰當時以國民黨主席身份,跑去見胡錦濤,達成所謂「連胡共識」,把「九二共識」跟「反台獨」掛勾在一起,到今天變成「九二共識跟反台獨」。2005年,連胡會後達成所謂「連胡共識」,把「九二共識」跟「反台獨」兩個連起來,連回來之後逼著馬英九列入國民黨政策綱領。

    政界人士分析,中共善於利用親近他的人,最近可以看到王毅去訪問澳大利亞,訪問時候竟然邀請澳大利亞卸任總理吉亭((Paul Keating),因為這位澳洲卸任總理一直跟中共走非常近的。政界人士批評:「你去人家家裡訪問,竟然找一個他比較喜歡的人,這是非常不禮貌的,但這種例子非常多,台灣也非常多人願意當這樣的人。」

    到了2009年,當時從國台辦主任轉任外交部長的王毅,開始到處大量散佈「九二共識」跟反台獨這種論述,很多國際場合都被要求,要反對台獨,不支持台獨,連美國都被逼著要講。但是,政界人士強調,「反台獨」這個字眼的出現,跟1992年完全沒有關係,跟兩岸建立制度化溝通機制一點關係都沒有,但今天很不幸被連結在一起。

    親歷兩岸「九二香港會談」的這位政界人士,分享一幅政治漫畫,主題是一隻鴨子站在一家北京烤鴨店門口,店員對鴨子說,歡迎坐下來談,店名、店歌、菜名都可以談,政界人士感慨的說:「我從1992年那時候開始,這20多年來一直提醒我自己,不要當那隻鴨子,進去那個爐。」
    郭宏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