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曾經成績不好又如何?他憑著熱忱成昆蟲專家,大三就發表國際論文、發現新物種

    2020-11-27 16:48 / 作者 洪采姍

    大學特殊選才於104學年開辦,目的是為某些特定領域專長有傑出表現的學生另闢升學途徑。特殊選才強調,不以學生的各學科或考試分數衡量入學,憑書面審查及口試讓專注在某些特定領域的孩子,也有機會進頂尖大學。




    109學年度,教育部核定特殊選才招生校系共47所、458個科系,名額也從104年的53人增至1,214人,6年成長幅度超過20倍



    儘管特殊選才招生人數逐年上漲,但要藉此進入國立大學仍不容易。每年僅有少數系所釋出個位數名額,若沒有滿意的學生,也能選擇從缺。在名額如此稀缺的競爭環境下,錄取率僅有5%。



    而中興大學昆蟲系大三學生胡芳碩就是從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之一。





    (圖片來源/胡芳碩提供)



    從小與昆蟲結緣,高中就創辦同好社團



    「擬鍬形蟲的研究讓我最有成就感,牠的幼蟲已有100年沒人發現,關於牠生活的野外環境更是無人知曉,但我和飼育家合作,順利繁殖幼蟲……,」一說到研究,回答總是簡單利索的胡芳碩,瞬間變得侃侃而談。



    透過特殊選才入學的他,才大三,就已經發表10篇國際論文,發現6種新種隱翅蟲,更一面經營「臺灣研蟲誌」期刊,提供昆蟲愛好者研究平台。



    胡芳碩與昆蟲的緣分最早要追溯到國小,由於保母和保母先生都在宜蘭頭城農場擔任解說員,從小耳濡目染之下,他對昆蟲產生極大興趣。



    高中期間,他不像大多數學生把心力放在課業或參加學校社團,而是專注經營Facebook上的同好社團。「日本、歐美的高中經常有這樣的同好社團,可以一起交流,並記錄自己的研究,」受到中山大學教授鼓勵,他在高二時與中興大學、台灣大學、彰化師範大學的學長們共同成立「臺灣昆蟲同好會」,並創立期刊「臺灣研蟲誌」,如今,他更是台灣研蟲誌的主編。



    同好會中,每個成員都有各自研究的領域,他們會在線上輪流分享研究,也有不定期的實體聚會。主要的工作就是將「臺灣研蟲誌」的投稿轉介給教授審稿,並進行編輯。



    要懂得凸顯自己做了哪些事,才能為個人加分



    「最初我和爸媽都覺得當興趣就好,但隨著認識愈來愈多人,我們開始覺得這也許也是個出路,」因高中成績屬後段班,特殊選才為胡芳碩提供了另一種可能。



    考量到中興大學離農業試驗所、科博館較近,而且與自身研究領域相近,他便以中興為第一志願。問他,為特殊選才做了哪些準備?他停頓了一會,想了想後說,「其實我就是一直做平常我做的事。」像是經營Facebook粉專、到野外觀察,偶爾寫寫讀書心得等,比起臨時抱佛腳,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更不容易。



    最終,他順利摘得唯一名額,進入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就讀。




    他認為曾發表論文是自己的一大亮點:「你要讓教授知道你為了興趣付出什麼。」不只有論文,即便是一場演講,也可以整理出心得,不只是附上一張出席證明。




    系上導師李後鋒也是當時的面試官之一,他相當肯定胡芳碩的表現:「對昆蟲學有興趣的人很多,但他會付諸實際行動。」不僅如此,從胡芳碩部落格的文章中,李後鋒看到許多出眾的能力:「他有很敏銳的觀察力,可以將這些昆蟲哪裡特別用文字具體表達,也可以看出他的思路很清晰,有自己的想法。」日後,胡芳碩的優異表現也驗證了李後鋒當時的觀察,甚至比他想的更好。





    (圖片來源/胡芳碩提供)



    主動尋求新機會,找到並發揮個人影響力



    昆蟲系畢業後出路其實不少,包括環境教育人員、農業試驗所、林業試驗所、生物防治和病蟲害防治等相關工作,但胡芳碩選擇了一條不好走的研究之路。



    上大學後,他主動詢問導師李後鋒是否能讓他使用研究室,隨著論文發表次數愈來愈多,他也更加確定自己適合這條路。「做研究要很有耐心。經常在野外等一項昆蟲的行為,就要耗費幾個小時;觀察標本,也要好幾個小時才能看出端倪,」這些漫長的等待已成為日常,但他卻樂此不疲。「熬夜我都覺得沒什麼,」他輕描淡寫地說。



    總是主動出擊的他,在高三升大學的暑假,和中興大學的博士生一起到美國參加隱翅蟲工作營,期間遇到一對美國的夫妻學者,熱心與他分享他們所有的研究文獻,這些資料讓他在隱翅蟲的研究上有極大的突破。





    胡芳碩發現了6種新種隱翅蟲,每年夏天還會以「紅胸隱翅蟲」來寫文章,每次都能獲得不少回饋。



    就如這兩位慷慨的學者,胡芳碩不只獨善其身,也會不定期地在粉專上更新科普文、懶人包,讓更多民眾理解白蟻防治、荔枝椿象等重要議題,有時一天內就有高達5、6,000次的轉發。「他對社群的影響力很不一樣,不只專注自己的研究,還可以看到自己以外的世界,」李後鋒說。既熱心又具領導力的人格魅力,從他高中創辦社團就看得出來,作為一個高中生就能具備這樣的特質,李後鋒認為相當難得。



    「發現新知識,而且能讓更多人知道,這讓我獲得成就感,」胡芳碩能早早就確立研究志向,正是因為他知道自己興趣所在,並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精進自身能力,才能在錄取率極低的特殊選才中脫穎而出。



    「即使沒有上,我也會轉學考進去,」他笑說,或許正是這樣豪不猶疑的自信和行動力,讓他的興趣不僅只是興趣,更是未來的志業。



    作者:徐采薇 文章出處:Cheers快樂工作人



    本文獲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