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藝師劉芷萱:花對我來說不只是形式上的美麗,更是幸福的傳遞

    2019-08-06 16:39 / 作者 許䕒云

    「花朵原本就很美麗了,如果你沒辦法把它變得更漂亮,那就沒資格觸碰它。」來自日劇《高嶺之花》的台詞,看著劇中主角月島桃(石原聰美飾)為了讓自己的花道精益求精,在百般困難中突破自我,由此可見,「花藝」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近年,花藝師這份職業越來越熱門。不過,一般人容易將花藝師和插花員混為一談。花藝師中有個「藝」字,自然代表著藝術的存在,而插花只是花藝師必須學會的技術之一,其他除了基本美感,還必須擁有塑形及畫畫的基礎,對於每個花種的特性、花語和如何照護,都得瞭若指掌,裝飾、設計擺盆也有其箇中學問,中西方的花藝特色更是不盡相同。



    說到花藝的發展,相較於亞洲,西方國家更臻成熟,不僅普遍融入民眾生活當中,教育體系也完善得多。想要成為一名好的花藝師,可不是去上個課就能出來謀生,花藝師必須考取證照,結合學術理論和實作操練,動手的同時也要動腦。

    以德國為例,想要從業,必須先到專門學校上三年的課程,再考取證照,成為花藝師後,也得不斷進步、突破,參加更專業的培訓,才能稱得上是優秀的花藝師。台灣也有如中華花藝設計協會、東洋花藝、荷蘭花藝等致力推廣這份專業。在花藝的領域中,每個派系都有不同的特色,也和自身國家文化有不小關聯,像是德國花藝看重的是堆疊色塊,東洋花藝則是結合精神層面,重視底蘊,因此在《高嶺之花》中,總是透過主角所呈現的花藝來反射心理狀態。



    經過一連串的訓練成為花藝師後,可不是整天待在室內拈花惹草就好,而是踏上更辛苦的道路。從開始準備到產出作品,耗時又費力,像是一大早就必須到花市選購花材,進行清洗、整理,也得備好花器,針對不同客戶需求提出對應的作品範本,插花的過程中也不免被刺傷,滿手傷痕是常態,工時甚至會長達十個小時以上。

    花藝師劉芷萱,大學開始研究花花草草,從最初的興趣延續到後來培養成專業,即便已出社會,仍然堅持著自己的理想,一路上不斷地堅持與嘗試。就算很多人可能會笑她傻,說做乾燥花並不能當飯吃,但她告訴我們,即使堅持夢想的路上有嘲諷、有低潮和無數艱辛,但她擁有家人的支持和客人的回饋,她所做的,是可以為別人帶來幸福的職業。她認為:「花不只是形式上的美麗,更是幸福的傳遞,我堅持下去的動力,是因為我所做出來的花可以帶給人幸福,幫人傳遞所想要表達的情感」。



    花草的生命或許稍縱即逝,但她讓花草延續了生命週期,成為能夠為別人生命中帶來色彩的媒介,「以往大家對於乾燥花的印象,都是暗沉、沒有生命力,但花藝師使花草重生,讓花草以不同形式,卻有著更深的情感,賦予了新的意義。」



    創作過程中,她不只與花對話,更需要了解花草的獨特性,稍不注意環境通風、濕度,就有可能讓心血變成霉菌的培養皿,她笑笑地說:「創業的過程中,有次因為搬家繁忙沒注意到環境氣溫的變化,那時候賠掉了她好幾箱心血!」但凡事都是經驗的累積,只能當作一種過程罷了!

    「這次很難得剛好送花者和接收者都在我面前,當下內心覺得非常的感動,因為花,人可以感到幸福,它增添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在這之間,我覺得客人回饋給我的總是多更多,對我來說這是一種雙向的過程。」她說道。



    好的事物從來不會憑空出現,即便美感是主觀的,仍然得維持在一定的水準之上,花藝師追求的是透過花卉傳遞出不同的視覺概念,進而與生活環境、空間狀態,甚至是內心想法謀合,在他們光鮮亮麗的外表背後,付出的是龐大的金錢、時間與勞力。每份工作都有辛苦的地方,人們也該尊重專業,給予應有的回饋,才能讓植物的存在發揮最大的影響力,讓「美」與生活並存。

    許䕒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