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在台北喝咖啡/周末的咖朵咖啡,40歲輕熟大叔端上好咖啡及超好吃甜點

    2017-12-29 00:00 / 作者 陳玠婷

    當他坐在這以溫熱甜點為主打的「咖朵咖啡」,看著總有種莫名的違和感,因為店裡全是容貌清秀、態度親切的女店員,像極了LOGO裡那個端著熱甜點朝你走來的女孩。這位四十歲的男人,彷彿跑錯場的臨時演員,但實際上「熊」才是「咖朵咖啡」的幕後推手。





    就像「咖朵咖啡」名字裡,有兩個咖字,「咖啡」讓熊至今的生命硬是「轉」了兩個彎。



    第一個轉彎,要從一間名為歐雷咖啡的咖啡館說起,那也是熊頭一次知道「咖啡」為何物始。二十年前,朋友帶熊去喝咖啡,那時他坐在歐雷咖啡館的吧檯旁,頂著及肩的金髮,鞋子還是螢光色的,談到這段往事,我開玩笑問他:「是交了什麼壞朋友?」熊自我揶揄地說:「我,自然壞。」





    灑滿糖、有棉花糖口感的拿鐵,是熊與咖啡的初戀。



    當時歐雷咖啡老闆小巫幫熊做了杯拿鐵,那時熊的認知還停留在「星冰樂就是所謂的咖啡」,只喝一口就拼命喊說「好難喝。」小巫建議不然加點糖?熊於是卯起來撒,砂糖蓋滿了奶泡再喝一口,「因為泡沫很厚,糖溶解在奶泡上就黏黏的,好像在吃棉花糖。」熊回味道。早期咖啡館的拿鐵都是「乾奶泡」,口感極為綿密,奶泡像是挑戰表面張力,在杯口形成拱門般的弧形;現在重視拉花,奶泡必須單薄才能塑形,在表面創造出不同的圖樣。



    也許是因為這杯「棉花糖拿鐵」、還有站吧台的小巫,或是咖啡館裡的氛圍,讓熊愛上「去咖啡館」這件事,而不是「咖啡」這東西。



    「有的人會說,早期的咖啡館比較溫暖,會溫暖的原因是,它是從『咖啡館』開始,而不是從『咖啡』開始。」熊解釋,早期的咖啡館,存在著音樂人、媒體人、文化圈、生意人和業務員等各形各色的人,如果你喜歡的是咖啡館,你就會注意到這些人;如果你喜歡的只是咖啡,你就會注意到咖啡本身;如果你喜歡的是咖啡館的樣子,你就只會在意裝潢本身而已。經營者重視的地方不同,打造出來的咖啡館就會有各自的長相與特色。





    經典的黑灰白和木質調性,創造低調的優雅性格。



    熊的第一間咖啡館開在馬來西亞。說起來像天方夜譚,當年熊辭去會計事務所工作,用每天一杯拿鐵和一塊Cheese cake當做工資,在小巫那掙來一個吧台手的職務。幾年後,一個來自馬來西亞的熟客問他要不要開咖啡館,於是熊便孓然一身到他鄉開店。店名同樣取名歐雷,一方面向自己的咖啡人生源起致敬,另一方面也留下如族譜裡佐證血緣關係的姓名標記。



    馬來西亞的歐雷咖啡館讓熊初嚐成名滋味。他豐富的咖啡與音樂文化知識,吸引了大馬各界藝文人士來此交流。那期間熊寫樂評、上電視雜誌,甚至一度登上當地報紙頭版,標題是「一個在馬來西亞過年的外國人」。回憶那充滿奇幻色彩的咖啡館日子,熊笑說,至今也想不起,到底憑什麼跟這些(名)人並列在報紙的頭版。自己充其量不過是個串場的,習慣把來咖啡館的人串在一起,使他們相互交流。



    這個不講求翻桌率,強調以人傳遞溫度的咖啡館夢,一夢就是十年,獲利不高且仰賴老闆個人功力與獨特魅力來「聚客」的經營方式,讓天性熱愛挑戰的熊,感到疲憊無趣。





    「會做咖朵,是因為膩了(笑);十年前都願意冒險到馬來西亞開咖啡館,那接下來的十年,我是不是能再做一件事情去挑戰人生?」他渴望找出退居幕後又能增加獲利的「新形態」咖啡館。



    熊於是轉了人生第二個彎,開了「咖朵咖啡」。



    眼前這個「活」不過5分鐘的舒芙蕾,不僅是熊口中「活的甜點」,更是他心中一百分的甜點。沒有五顏六色的點綴,更沒有目眩神迷的誇張外觀,只有質樸而單純的味道與樣貌。



    過去開的咖啡館是強調以人來傳遞溫度,這回熊改用「物」來釀造溫度、傳遞溫暖;堅持現做,客人需等20分鐘才能吃到熱呼呼的舒芙蕾,甜點一上桌,又得把握黃金時刻,趁熱享用,不然原本熱騰高脹的它,會瞬間癱瘓失了口感與溫度。





    柔軟卻有力量,是熊始終不斷在傳遞的一種溫暖。



    咖朵咖啡的本質是間下午茶甜點店,卻挹注著「熊」心中認定一間理想咖啡館該有的精神──溫度、質樸、經典。



    必須擁有人的溫度,低調有內涵而不譁眾取寵,更需要透過日常生活的淬煉,隨著時間去深刻彼此的關係,產生不可取代的價值,不管是一杯頂著厚奶泡的拿鐵,或擁有完美5cm高度的舒芙蕾,他認為只要精神對了,一切都可以延續;每天不厭其煩地把簡單的事情做好,直到成為「經典」的那一天。



    文青降落地表 v .s  咖朵咖啡 聯名拿鐵活動,起於2017/12/29   -   2018/1/5,詳見文青降落地表粉絲專頁。





    咖朵的名字由來是義大利文的Caldo,意思是溫暖。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吧!


    陳玠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