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私校轉生記2-2】10年僅3校土地歸公 為何廢棄校園難「善終」?

    2023-09-11 09:10 / 作者 吳尚軒 / 作者
    私立台灣首府大學停辦後,校園等待完成清算程序後重新運用。吳尚軒攝。
    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日前拋出構想,倒閉的私立學校可轉做社宅使用,但一所學校從關門到土地重做利用,中間到底有多少關卡?2014年以來,全台光是大專就有10所已經停辦,迄今僅有3所完成處置、重新利用,其他大半校園仍舊閒置甚至淪為廢墟,究竟是什麼原因阻撓校地重生呢?

    開車駛下交流道後,便可看到偌大的磚紅色建築佇立在廣袤田埂間,如今距離台灣首府大學最近的交通設施,是國道,然後才是公車;這所位在台南麻豆郊區的大學,已經在今年(2023)正式停辦,北台南地區正式少了一所大學,又將多了一座……什麼呢?

    「我們希望台南市政府明年(2024)初可以進來,因為校舍太久沒人使用就會壞掉。」即將退休的主任秘書謝弘哲,第一份教職就在台首大,這裡大概也是他最後一份教職;學校關門後,剩下他總共只有5名行政人員留下,完成最後的收尾工作。

    台灣首府大學已經在今年8月正式停辦。吳尚軒攝。


    少子化來襲!《退場條例》訂下關門SOP

    90年代時,鑑於解嚴後社會上出現廣設大學的呼聲,教育部開放專科升格技術學院、技術學院升格科技大學,然而幾年後少子化現象出現,人人熱衷的大學開始供過於求,從2014年迄今,已經有超過10所大學停辦;這些大學多半和台首大有著同樣背景:位於鄉間、距離市區有段距離,比如第一所倒下的高鳳數位內容學院,便位於屏東長治外圍,高美醫專則為處高雄美濃田間,都是標準的「田中央學校」。

    為此,立法院終於在2022年4月三讀通過《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規範大專校院的預警、輔導機制,以及退場時的SOP。學校假若財務、教學品質等指標未通過,便會被列入專案輔導名單,若經過2年仍無法改善,便須停招、停辦,同時教育部將接管並重組董事會,由所謂的公益董事進行後續解散法人、處置校產的程序。

    教育部私校退場SOP。吳尚軒製表


    台首大如今正處在這個階段。這所年輕的學校,是由前立法委員黃秀孟於2000年所創立,少子化衝擊逐漸發酵,學校新生註冊率從2016年後長年僅有5、6成左右,最終在2022年9月被教育部列入專輔,而原董事會因為也無心繼續,因此提早「自我了斷」,申請在2023年8月停辦,教育部並選派新任董事會進駐。

    退場校地轉做社宅?「田中央學校」們還有哪些用途

    爬上行政大樓望出去,除了一望無際的甘蔗田,校門前只有一小間鐵皮屋快餐店、沒有其他水泥建物,過去學生吃飯,得騎車10分鐘到麻豆市區。

    副總統賴清德日前曾表示,退場的私校可轉做社會住宅,教育部並已邀集相關單位探勘,台首大也名列其中,但謝弘哲指出,麻豆地區這幾年隨著南科發展,確實增加租屋需求,然而學校宿舍都是四人房或六人房,「要改成社宅的難度很大。」

    台首大也是標準的「田中央學校」,最容易受到少子化衝擊。吳尚軒攝。


    但這些校地既已開發,也有蓋好建物,後續如何運用,向來是外界關注所在。教育部說明,目前由行政院層級,邀集各部會及地方政府舉行會議,由教育部提供退場校地資訊,再進一步討論如何使用。

    不過,台首大其實還頗受歡迎。謝弘哲坦言,保二總隊就曾接洽過,希望把宿舍做為訓練中心,只當勤務宿舍的話並不需要太大改動,而既有的教室、大樓,南市府裡包括消防局、環保局等各局處都曾來會勘,此外文化部也曾表達興趣,而學校土地是和台糖承租,目前會提早解約,由南市府入場承接,「現在規劃應該是會由台南市政府承租,再轉租給其他人。」

    目前董事會規劃完成清算的時程是明年底,和其他案例相比,已經算是順遂的退場流程。

    永達、亞太停辦多年未歸公 為何最後一步頻頻卡關?

    盤點2014年至今停辦的10所大專,高鳳在2016年即由一貫道接手改辦私立國小;高美醫專2018年停招後,歷經3年後已將校地歸公由高雄市政府運用;位於花蓮的台灣觀光學院,則在停辦時便已談妥,由空中大學承接校地。此3例是少數已經完成校產歸公,終於走到最後的退場案例。

    但大多數學校的「身後事」並不順利。位於苗栗的亞太技術學院2019年關門後,因前董事會抗告,直至2021年才由公益董事接手,目前仍因董事會與教育部對校地的意見相左而卡關;位於台南的南榮科大、嘉義的稻江技術學院雙雙在2020、2021年停辦,但由於當時《退場條例》仍未上路,未受到規範的情況下,董事會仍在去年分別申請改辦貴族國小、長照機構,教育團體則質疑此舉只是緩兵之計。

    已停辦私立大專校地使用情況。吳尚軒製表


    而其中最命運多舛者,莫過於校本部位於屏東麟洛的永達技術學院,從2014年關門至今將近10年過去,淪為廢墟的校地遲未完成清算,也無法後續使用,該校位於高雄的仁武校區,曾一度由國立中山大學表達續租意願,然而此事後來則無下文,近期則換經濟部表示,將接手轉做產業園區。

    事實上,永達從2014年停辦以後,原董事會遲遲未將法人解散,後續因接連爆發積欠退休金、掏空財產等爭議,教育部於2021年才終於解散董事會,並召集公益董事會進駐。但一名董事會成員私下表示,董事會內以教育部召集的退休校長、私校校長佔多數,他們對於校產處置缺乏積極度,「正常來說是內部做好決議,再行文告知教育部,但他們什麼都要先問教育部才敢決議」,如此消極態度,也令其他董事對校產處置的進度不樂觀。

    主責私校退場程序的技職司副司長柯今尉則說明,永達麟洛校區目前處置還不確定,仁武校區土地是跟台糖承租,經濟部有表達開發產業園區意願,但因為地目變更需要2到3年時間,因此先請原承租戶同意後申請變更,假若屆時變更完成,永達也完成清算就可以順勢承接,是變更地目、清算同時進行,避免要等到清算完才進行變更。

    從台首大大樓望出去,除了田野就是國道。吳尚軒攝。


    能否歸公有眉角 教育團體剖析三大原因

    私校工會副理事長尤榮輝歸納,大學校產、校地處置之所以會卡關,通常可以歸納為三種原因,第一是董事會不懂清算程序,需要專業協助,第二是清算工作繁重,公益董事又都是無給職,難以負荷工作量,第三是清算人因為想法不同,或者司法訴訟而無法清算。

    「這麼繁重工作的工作又沒薪水,怎麼會有意願積極?」尤榮輝進一步說明,清算包含校務跟財務層面,要釐清債務人,還要清點學籍、財產,也要償還過去積欠薪資、廠商款項,可能還要拍賣財產償債;此外,假若董事會跟教育部意見不合,也會導致卡關,或有些是原來的董事會提起訴願、行政訴訟,在終局定讞前都很難有新進度,類似的情況,也是導致校產處置一拖再拖的原因,而實務上,校地是承租的比學校自有土地好處理,「因為不會有掏空疑慮。」

    尤榮輝並談到,儘管《退場條例》通過後,如今學校一要退場就會由公益董事接手,但相關法律程序仍舊要花上2、3年才能完成,「所以目前宣稱以後的用途,都只是宣示。」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則認為,《退場條例》通過前,由於政府沒有積極介入私校退場,完全任由董事會處置,有的董事會積極處理,但有些可能不了了之,「教育部都是不了了之多年後才解除董事會」,比如亞太、永達都是如此,然而公益董事上任後為時已晚,要處理債務就會不斷拖延。

    台首大荒廢的校園,成為大批野鳥的棲身所在。吳尚軒攝。


    林柏儀指出,《退場條例》實施後,假若學校有積欠款項、負債仍然難以處理,因為董事會要先完成債務償還,但學校退場時通常已無現金,因此往往要變賣財產、土地,但學校是文教用地,其實不好轉賣,雖然《退場條例》防堵了董事會有挪移校產的問題,但是清算可能還是遙遙無期。

    對於目前困境,教育部則表示,如若學校法人在清算過程中遇到困難,教育部將給予協助,並協助需求部會及地方政府與公益董事洽談捐贈事宜。

    如今除了10所停辦大專外,專輔名單上還有6所大專,高中職則有13間被列管、超過20所已停辦。謝弘哲評估,鑑於未來退場的私校越來越多,地方政府願意承接的意願其實會越來越低,「所以教育部也希望現在地方政府趕快接手,否則之後難度會越來越高。」

    時序已經進入9月,新的學期已然開始,不少學校仍在愁苦招生、報到情況不如預期,隨著少子化影響持續發酵,未來私校如何退場、如何善終,都還有待時間考驗。

    退場校地未來如何運用,有待外界檢視。吳尚軒攝。
    吳尚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