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電價態度調查4-4】供電安全可靠要有智慧電網 5成民眾仍不知智慧電表功能

    2024-05-06 08:30 / 作者 洪敏隆
    調查顯示,近半民眾不了解智慧電表的功能。台電提供
    要確保電網供電安全可靠,必須要更智慧化、即時調節與更精準預測並掌握負載,發展智慧電網是解決台灣供電困境的重要處方。然而,政府早在2010年就規劃推動電網升級為智慧電網,如今不僅與最初訂定的進度目標有很大落差,從調查還發現近半民眾不了解智慧電表的功能。

    《太報》委託皮爾森數據公司在今年4月初做「電價、能源議題民眾態度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2.1%的民眾表示家中已安裝智慧電表,而大多數(57.0%)未安裝,30.9%的受訪者對此不清楚。



    安裝智慧電表的主要理由包括:台電通知汰換為智慧電表(43.5%)、 住家入住時即有安裝(22.6%)、配合政府提供太陽能或再生能源併網(18.5%),以及因使用時間電價方案需要即時電量的紀錄(14.9%)。不安裝的理由則集中在對智慧電表功能不夠了解 (46.8%)和認為智慧電表不具省電功能(23.8%)。





    智慧電表與台電多種電價方案 民眾認知仍不充足

    此外,民眾認為安裝智慧電表的主要目的是減少人工抄表的錯誤與成本(36.3%),與推動智慧電網息息相關的兩大作用,實時監測與記錄用電量以及分析用電模式以提高電網供電效率,各有34%及23.4%。

    從性別和收入分析來看,男性比女性更認為智慧電表的主要功能是實時監控用電量(男性35.3%對 女性32.7%)。收入較高的群體(6.5萬元以上)更關注智慧電表在實時監測用電方面的應用 (38.0%)。



    本次調查結果也顯示,僅有5.4%的受訪者對台電的多種電價方案非常清楚,28.4%表示還算清楚,而44.6%表示不太清楚,21.6%則完全不清楚。對於是否願意了解及評估轉換至其他適合的計價方案,54.4%的受訪者對此表示肯定的態度。





    整體來說,台灣民眾對智慧電表及台電多種電價方案的認知不夠充足,但近期電價調漲後,大部分人顯示出對其他計價方案的興趣,尤其是年輕人和高收入者對此更加開放和積極。

    智慧電網架構。翻攝台電簡報


    延伸閱讀:【電價態度調查4-1】5成7民意挺調漲 6成憂心缺電或跳電「請先給我穩定供電」

    間歇性再生能源不再是痛點 老百姓都可當「牛棚救援投手」

    中華大學創新產業學院暨企管系特聘研究教授許志義說,再生能源間歇性問題,表面上是痛點;骨子裡,反而因當代Al物聯網科技之應用,可有效鏈結包括小規模的綠電設施(創能)、電池系統(儲能)、需量反應(節能),搭配燃料電池輕柴油發電機等,形成所謂的虛擬電廠/另類電業。

    前提是要建置完整的智慧電網,運用資訊、通信與自動化科技,在發電、輸電、配電,裝設電腦監控設備及系統,透過這些設備「雙向溝通」能力,讓供電量及用電量的數據數位化、可視化,並對其中資訊加以整合分析,達到電力資源的最佳配置,除了建置智慧調度與發電及增強輸配電網自動化、資訊化及自癒能力,還要有儲能系統及在需求面建置準即時數位計量工具,協助時間電價、需量反應等需求面管理制度推動,增進電網供需運轉效率。

    學者認為,再生能源間歇性問題,未來不會是痛點。圖為松湖超高壓變電所工地。陳品佑攝


    許志義說,不只是用電大戶有能力自建太陽能光電或儲能系統,可藉由「數位轉型」擔任電力備轉容量的「牛棚投手」,其實老百姓也都可以是「救援投手」,只是80%以上一般家庭小用戶,仍尚未安裝智慧電表,「政府不給老百姓參與機會」。

    傳統電表VS智慧電表


    日本智慧電表建置起步慢 現在進度超前狠甩台灣

    行政院2010年核定的「智慧型電表基礎建設推動方案」,原本預計2012年完成所有高壓用戶布建智慧電表,2015年布建100萬戶低壓用電,2020年600萬戶,但實際執行,不僅高壓延宕1年半才完成,低壓在2018年僅完成23萬戶電表安裝,監察院糾正後,2020年才開始加速完成109萬戶裝設,至今年3月底完成284.6萬戶,台電預計2025年可完成布建300萬戶,國發會的淨零路徑則是2035年1500萬戶低壓用電的智慧電表布建率達100%。

    反觀比台灣建置發展智慧電表規畫還要晚幾年的日本,在311大地震後才加速推動智慧電網建設,可是2018年日本智慧電表普及率已經達到60.6%,關西電力與東京電力普及率更是都超過8成。

    智慧電表進度跳票與修正後現況


    台灣用戶智慧電表建置情況。翻攝台電網站


    從此次調查顯示,很多民眾對於智慧電表的功能並不清楚,甚至不少人認為安裝智慧電表要負擔龐大費用,甚至誤解以為會因此要調漲更多電價,顯示政府對於智慧電表的宣導仍有待加強。

    許志義強調,80%以上尚未安裝智慧電表的一般家庭小用戶,相對來說都是所謂的「套牢用戶」,政府配套的能源政策措施應加速推動其數位化,使之得以納入參與需量反應數位平台的電力市場新生態系,透過加速家庭用戶布建智慧電表,搭配時間電價提供誘因,才能達成一部分智慧節電、提升減碳效率,進一步激發出更多「微型綠電」,擴大社會轉型與生活轉型。

    智慧電網推動情形與目標


    延伸閱讀:【電價態度調查4-2】長期扭曲低價影響電力結構及韌性 4成5可接受電價再漲

    電價全面調漲 民眾更換節電設備意願增加

    根據本次調查,面對電價調漲,15.5%的民眾表示已在計畫中替換現有大型家電,而30.3%的人則表示正在考慮並尋找相關資訊。尚未決定是否替換的人佔20.3%,而選擇不替換的民眾,包括認為現有家電仍可滿足需求的23.8%和考慮成本因素不打算替換的10.0%。



    為了鼓勵民眾更換為節能家電,46.7%的受訪者支持政府增設回收舊家電的獎勵計畫,這是比例最高的選項。其次,36.3%的人希望政府擴大節能家電購買補助的適用範圍。另外,33.0%的民眾支持實施退稅優惠計畫。



    在性別上,女性對於增設回收舊家電的獎勵計畫的支持度(52.1%)顯著高於男性(41.2%)。在年齡層分析中,18至29歲的年輕群體對於增設回收獎勵計畫的支持度最高(61.9%)。

    不過調查也顯示,整體只有18.6%的受訪者表示對中央及地方政府提供的節能補貼政策非常清楚且已經利用過,18.9%表示有所了解但尚未利用,可是,有41.1%表示知道有這類政策但不清楚細節,16.9%甚至完全不了解這些政策,而4.6%表示不關心這類政策,顯示節電相關政策宣導也是有所不足。



    從年齡層分析,以30至39歲的群體在非常清楚並已利用節能補貼政策的比例最高(19.1%),而18至29歲的年輕人對這些政策的了解度相對較低,49.5%的年輕人表示知道有這類政策但不清楚細節。

    國發會的《2050 淨零轉型「節能」關鍵戰略行動計畫》,在補助誘因方面,持續家電汰新換舊補助至2026年,並評估延續推動高效率家電貨物稅退稅至2025年,另外也持續推動能源大用戶每年1%節電,研議推動企業永續能源認證。

    用電大戶要落實節電目標 強化能源查核效力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說,在2022年電價調整後,大用戶的節能投資金額卻較2021年減半,節電率反低於2018至2021年,若要達到電價調整帶來的後續節能效果,應將企業的節電率列入分級調整因素,並且思考不是只有電價調整,應仿效歐洲各國的做法,強化能源查核效力,要求大用戶強制導入回收期在3年以內的節電措施。

    準總統賴清德在選舉期間提出「深度節能」,要特別組專家學者的團隊來進行每一家公司的訪問,去了解到底整個生產的製程有沒有浪費能源的地方,生產的製程應該做更有能源使用效率的調整,並且針對公司或工廠裡面生產製造的機器設備,它的能電使用效率如何,進行完整周延的協助轉型,善用使用電的效率,維持生產製造也降低成本,也為台灣減少大量的電力消耗。

    工業大戶節能投資與節電率


    趙家緯強調,這種節能配套的強化,善用能源查核制度以及將節電1%倍增等政策,才能藉此一方面提升能源效率,一方面亦可減緩用戶的電費負擔。

    在住商部分,除了持續擴大耗能電器的汰換,趙家緯認為,有一項是應該馬上去做—房屋節能提升,不能只有換設備,而是建築物節能都要有效提升,台灣在經歷403震災後,很多地方都有房屋修繕需求,內政部早就有一套相關建築物節能的規範及評估,過往民眾「可能不會為了節能修房子,但會考慮修房子時提昇節能」,震災的房屋修繕及改建過程,都應該把能源效率提升一併納入規劃。

    政府節電戰略


    許志義則強調,電力交易平台是數位轉型的具體實踐,台電應善用「電力交易平台」的公開透明、效率與包容性與所有的用戶互動,例如吹冷氣或非必要照明,若用戶自願暫停10至15分鐘,把省下的電力賣給電力公司,需求面的節電管理具有「群眾外包」特性,讓有用電的人都能夠參與,「電力公司有責任要開放、展開雙手,讓群眾盡可能參與。」

    擴大再生能源是全球趨勢,其供電不穩定的隱憂,隨著數位化、智慧化蓬勃發展,原本的劣勢也可轉為優勢,政府最重要的是如何積極布建智慧電網,引導產業更有效率的節電、節能,並加速穩健發展脫碳及儲能技術,台灣才能在穩定供電下,也能實踐能源轉型。

    「電價、能源議題民眾態度調查」由《太報》委託皮爾森數據負責執行。針對全台灣年滿18歲以上之網路人口,從2024年4月3日至2024年4月12日,共計進行10天,有效樣本為1409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61%以內。



    文字記者:洪敏隆
    攝影:陳品佑
    美術:王韋智
    編輯:林佳鋒

    發布日期:2024-05-06 08:30


    誠邀您參與太報讀者調查問卷,只要一分鐘讓我們了解您的需求
    洪敏隆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