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SexChat談性說愛|《叫她系主任》:性別種族、年齡歧視與文學交織成的生命喜劇

    2021-08-28 17:00 / 作者 張佩雯

    如果你在乎性別、關心種族、好奇年齡歧視與衰老、喜歡文學、困惑於取消文化,重點是,如果你熱愛喜劇,那《叫她系主任》絕對是你的菜,推薦你花不到三小時的時間,看完六集的它。




    圖片
    吳珊卓(Sandra Oh)演活了《叫她系主任》主角金智允博士。(圖片來源/翻攝自Netflix臉書)




    成為系主任第一天,椅子還沒坐上,就壞了



    《叫她系主任》第一幕似乎就可以預見主角的未來,「She became the chair, yet her chair is broken on her first day. 」成為系主任第一天,椅子還沒坐上,就壞了。



    《叫她系主任》描述一名韓裔美國人金智允,成為英文系上有史以來第一位有色人種女性系主任,看似風光上任,接踵而來的卻是學生人數下滑、資深教授食古不化、有點情愫的教授犯了大忌。



    問題接二連三的學校之外,在家中的智允也不好過,她的爸爸還持續關心已經分手的前任,同時她領養了一名墨西哥裔的女孩珠珠,珠珠開始問她各種問題,還畫下可怕的謀殺感畫作,被強制接受心理輔導。



    「Intersectionality交叉性/交織性」,是我之前在線上性別課程中學到的單字。這一詞是由黑人女權主義學者 Kimberlé Williams Crenshaw 提出,希望去正視身而為人,我們擁有著不同的身份組合(性別、種族、年齡、階級等),就會面臨到不同的歧視與壓迫。(這個詞太值得再花一篇說,在此不多贅述)



    我認為這部劇之所以好看,是因為它終於展現了身份的複雜交織性(intersectional identities)與其為每個人帶來的細微影響。



    (以下有雷)



    關於身份上的相處難題、真實地存在於生活的每一分秒裡



    我好喜歡劇裡那些關於身份上的相處難題,特別喜歡資深的白人女教授瓊安的身份難題。



    瓊安的位子被亂移動,可是同期的男教授沒有,瓊安請系主任智允幫忙主持公道,向性平會告發。於此同時,智允希望瓊安認真讀讀學生寫的回饋,對年輕的智允來說討好學生/正視學生要求,是提高學生人數的不二法門。但一轉頭,瓊安就燒了那疊評語。



    瓊安去性平會時,看不慣年輕職員的露屁股穿著,職員則說在這裡,平等就是你不會因為你的穿著而丟了工作。另外,瓊安也想為三十多年前自己的薪資比其他男性低一事作出反擊,女職員不解地問:



    「這麼久以前的事,你希望得到什麼結果?」



    「我要有人承認發生過那些事。」



    「我絕對承認。」



    「我要除了你以外的人。」



    這些因為身份交織產生的細微情緒,真真實實地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每一分秒裡。



    當然不能不回來提智允,她的身份複雜度,讓這個角色充滿張力。



    身為一名有色人種女性、一名教授、一名母親,她終於在西方世界站到了他人眼裡所謂的成功地位,可是也發現了這張椅子難坐的要死,不是說同事各懷鬼胎,反倒是在那個位子才看見,原來大家都處境艱難。



    現實生活裡沒有絕對的善惡,只有你怎麼處理一個個問題,看見他人的困難的同時,也不忘記自己的初心。



    雖然劇中沒有著墨太多她與女兒的相處,但每一幕母女的互動都有趣且有意義。兩人看似處處針鋒相對,但珠珠是唯一會在智允哭泣時安慰她的人,還為未曾謀面的外婆,也就是智允的媽媽做亡靈節的東西,讓他們可以相聚。



    特別喜歡珠珠問她的:「為什麼你是一個 doctor ? 你又沒有幫助他人?」



    女兒一句話當頭棒喝,遠不及同事雅思敏對她說的:「你表現得好像你虧欠大家,好像他們准許你當系主任,而不是因為你實至名歸。」



    雖然深刻明白自己不是四處討好他人才有今天這個地位,但是上任以來所做的一切,都是以為對他人有所幫助的決定,但結果卻沒有一個人滿意,自己也是。



    「要成為英文老師,就必須愛上故事,還有文學」



    最後,在聽證會上,要決定是不是要開除犯了大忌而引起學生反彈的教授比爾。



    我個人沒有喜歡比爾這個角色,覺得他將言論自由無限上綱,且仗著自己的聰慧與過去在學生間的好人緣,不願面對自己犯下的錯,甚至希望對自己有好感的智允替他「伸張正義」。(當然,我也沒有忘記他喪妻的處境艱難。)



    雖然不太愛這個角色,可是他在聽證會上對於英文老師的闡述,卻是唯一一處讓我哭了的地方。



    「要成為英文老師,就必須愛上故事,還有文學,當我們那麼做的時候,永遠都是想從他人的觀點出發,試圖佔據一個不同的空間。沈浸在故事裡時,我們身處的是各種可能性,而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壓迫。



    文字是有生命的東西,就像是跳舞,一段進行的對話。我們有時太愛一首詩,每次拜讀時都會學到新東西,感覺到自己被詩改變了,那是一段非常複雜,但也十分忠貞的關係。」



    其實搞不清楚比爾的這段話,是對教授、對文學,還是對智允的告白。



    若是放進智允的生活來看,我會覺得,她永遠想著從他人的觀點出發。以為英文系的未來仍充滿著更多可能性,幾乎要忘記系上的彼此壓迫。



    這些壓迫也不全是有毒的,依舊會在處理這些複雜事物時,學到新東西。辛苦地把自己卡在這裡,是因為太愛了。



    生活裡滿是破折號與間隔,只能盡可能找尋彼此希望的答案



    最後,智允卸下系主任身份,在教授課堂中與學生討論到,「每個人眼中的希望都不同」,「文學中的破折號與間隔,可能代表著還沒有說出口,或說不出口的,這些意義在學界爭執好幾百年了,你們覺得呢?」



    這齣劇當然留下很多還沒有說出口的,關於身份與處境的複雜問題。我喜歡《叫她系主任》,不是因為它提供什麼選項或解答,而是因為此劇把這些細微的交織都寫了出來、演了出來。



    生活裡滿是破折號與間隔,我們只能在與他人的複雜互動裡,找尋盡可能符合彼此眼中希望的答案。



    原文出處:Facebook(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張佩雯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