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遭伊朗追殺多年 《魔鬼詩篇》作家魯西迪在美演講遇襲

    2022-08-13 10:52 / 作者 韓政燕

    因著作《魔鬼詩篇》招致伊朗追殺多年的英國知名作家魯西迪12日在美國演講時,遭到1名男子攻擊,傷勢嚴重,一隻眼睛可能失明。他遇襲的消息引起各界震驚,譴責此攻擊侵犯了言論自由。



    現年75歲的魯西迪(Salman Rushdie12日在紐約州西部肖托夸協會(Chautauqua Institution)對數百名聽眾發表演說時,一名男子突然衝上台,拿凶器朝他猛刺頸部及身體。




    圖片
    《魔鬼詩篇》作者魯西迪12在紐約演講時遇襲倒地(右),旁人立即將凶嫌(左中者)制服。美聯社




    魯西迪當場倒在舞台上,身旁的人震驚不已,連忙將男子制服。在現場負責維安的紐約州巡警立即將男子逮補。警方表示,兇嫌是來自紐澤西州的24歲男子馬塔爾(Hadi Matar),是持門票進場。



    台下的聽眾費雪(Bradley Fisher)表示,「一名男子不知道從哪裡跳上講台,看起來在揍魯西迪的胸部,向用拳頭一樣不斷打他的胸部和頸部」,「人們尖叫大喊,驚訝得無法言語」。



    警方表示,聽眾當中有一名醫生連忙上前協助,直到急救人員趕到現場。活動主辦人瑞斯(Henry Reese)頭部也受到輕傷。警方表示,正在與聯邦調查局合作,確定凶嫌的犯案動機,仍未公布其使用的兇器。



    肺部受傷需用呼吸器,一隻眼睛恐失明



    魯西迪立即被直升機送至醫院急救,經過數小時後,目前仍用呼吸器維生,無法言語。魯西迪的書籍經紀人威利(Andrew Wylie)表示,魯西迪目前需用呼吸器,「這不是好消息。薩爾曼(魯西迪)一隻眼睛很可能失明,他的手臂神經被截斷,肺部被刺傷受損」。



    根據主辦單位,魯西迪的演講主題是要討論美國給予流亡的藝術家庇護,稱美國「是創意表達的自由之鄉」。魯西迪在2016年獲得美國公民身份,現定居在紐約。




    圖片
    作家魯西迪因《魔鬼詩篇》遭伊朗當局追殺多年,圖為他2017年在紐約出席活動。美聯社




    阿爾及利亞作家和人權份子拉瑪尼(Anour Rahmani)當時也在現場,「我覺得這裡需要更多的保護,因為魯西迪不是一般的作家。他是伊斯蘭教令反對的作家」。肖托夸是個安靜的小鎮,根據其他聽眾表示,現場並沒有特別的維安。



    挪威出版商尼加德(William Nygaard)1993年曾因出版魯西迪的作品遭到槍擊重傷。他向路透社表示,魯西迪在遇襲當天稍早還和他聯繫,請他幫忙安置因戰爭流離失所的烏克蘭作家,「他因為自己的作品數十年來成為目標,但從未畏縮。他努力不懈地協助其他被威脅、弱勢的人」。



    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在推特表示,這起攻擊令人震驚,祝福魯西迪早日康復。英國首相強生表示,魯西迪遇襲時,正在行使「一種我們永遠不應該停止捍衛的權利」,對此感到震驚。



    因《魔鬼詩篇》改名隱居十多年



    魯西迪誕生於印度孟買一個穆斯林喀什米爾族家庭,之後隨家人移民英國。他1988年發表第四本小說《魔鬼詩篇》,其內容被部分穆斯林視為褻瀆伊斯蘭教先知。許多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隨即將這本書列為禁書。



    該書出版幾個月後,當時伊朗的最高精神領袖何梅尼(Ayatollah Ruhollah Khomeini)發布伊斯蘭教令,號召穆斯林追殺魯西迪及參與該書出版的人士。



    魯西迪稱自己的小說「非常溫和」,但因此藏身長達十多年。該書的日文翻譯作者五十嵐一(Hitoshi Igarashi)在1991年遭到刺殺身亡。伊朗政府在1998年表示,不再支持何梅尼下的追殺令,魯西迪近年的生活就比較公開。



    不過,諸多伊朗的組織仍然懸賞數百萬美元刺殺魯西迪,其中部分組織與政府有關。而何梅尼的繼承者、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在2019年還表示,何梅尼下的命令是「不可撤回的」。



    伊朗半官方媒體「法斯通訊社」和其他新聞組織在2016年還捐款,提高60萬美元(約1797.3萬元台幣)的懸賞獎金。法斯通訊社在報導魯西迪遇襲的消息時,將魯希迪稱為「侮辱先知的叛教徒」。



    魯西迪在2012年發表回憶錄,提到為了躲避追殺令,在英國警方的保護下,用化名「約瑟夫.安東」(Joseph Anton)過著隱居秘密的生活。魯西迪1981年出版第二本小說《午夜之子》曾獲布克獎,最新小說《勝利城市》(Victory City,暫譯)預計明年2月出版。





     


    韓政燕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