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明天過後》台北離生態城市越來越遠?綠建築值得鼓勵嗎?

    2019-04-02 12:21 / 作者 陳玠婷

    剛閉幕的2018雙年展以「後自然」為主題,反思人類如何與大自然相處。一間展廳擺放數座大型建築模型,各個都是特殊結構,流線型外表,與現代建築很不一樣。



    建築模型由都市氣候工作坊提供,主持人為淡江建築系教授黃瑞茂與講師張懷文,以學術推想氣候劇烈變遷後,人類如何在大自然中生存,甚至進一步尋求共存,黃瑞茂說:「在地智慧很常順應氣候地形,我們要多聽。」



    譬如「湳仔地」(即是沖積低漥地),人類為了經濟發展與土地開發牟利,在上面蓋房,黃瑞茂表示:「有時候不要用科技解決問題(低窪地淹水),而是要順應地方,順勢而為,趨吉避凶,不需要花大錢去建造不合宜的建築,再花一大筆錢去對抗自然。」二十多年前大家都在談主張生活,現在應該要開始選擇改變了,才有實際行動改變,尋求人與自然共生的可能。

    圖片來源/StockSnap

    台北盆地 擴大淹水與熱氣影響

    都市氣候工作坊針對台北氣候做研究,特別是「熱島效應」、「海水上升」兩部分。以海水上升來說,黃瑞茂表示極端氣候就是氣候開始爆裂化,像每年夏天全台各地暴雨淹水已成常態,「以台北來說,每年暴雨最挑戰排水設施,目前設計最好的即是信義計畫區,大約一個小時能排78.9mm,可是現在暴雨動輒100-200mm以上,無法排掉的雨水就在地上逕流,我們無法改變下水道溝逕,那其他排水措施變得非常重要,譬如清理水溝、如何在淹水之後快速排水。」

    新生高架橋下的特一號排,未來海水上升,海水將沿線淹到新生南路上。圖片提供/黃瑞茂

    另外,整個大台北地區積極發展都市邊郊建地,像新莊副都心、南港經貿園區、新板特區、三重重陽重劃區等。以新莊副都心來說,過去是「湳仔地」,為了發展重劃區,即把地增高,因此大雨下來,水往旁邊流,排水不及就淹水成常態。黃瑞茂提醒,為什麼過去不開發湳仔地,只要想想社子島開發就知道,沖積地的地勢低窪,排水又困難,「這就是在地智慧。」



    提起社子島,現在已墊高六米,逢大雨還是必淹,幾乎可成為海水上升後的標的,不過,解決社子淹水,是否只能再墊高?黃瑞茂提出或許能運用「高腳屋」設計原理,一樓可做彈性運用,如停車或花園,以避免常態淹水後重建困難,人往二樓以上住,既可與雨水共生,更可以讓老人在熟悉的環境終老。



    「台北盆地的海口就在淡水,河川也穿過都市很多地方,受海水潮汐影響很深,我們要對水很有警覺,而且不是做水泥牆,把水堵在外面就能解決問題,需要做更多排水設施。」他表示,水泥破壞大自然自理能力,以淡水河為例,上游河溝水泥化、下游堤防化,偏偏上游是農業局管轄,下游是水利局,問題更複雜了,「台灣這幾年回應環境警訊,並沒有做太多規劃跟動作。所以淡水河根本沒辦法談改變,至少2010年到目前都沒有動作。」



    另外,熱島效應除了溫度年年攀升,還需要注意都市建設砍伐的樹群。黃瑞茂曾帶領團隊製作燃燒地圖,標記因為都市建設而消失的公園與大樹,像台北花博開始動工時,第一件事就是砍了新生公園大樹做場館;而相較另一個例子,當初倫敦拿到奧運主辦權時,該市長則宣布將增加數個都市農場,「可以看到全世界已經改變了,可是台北還沒有,當然台北花博跟台中花博是另一種成就,可是對生態其實沒有任何幫助,甚至造成破壞。」

    綠建築是破壞生態兇手之一?

    張懷文近年提出微建築概念,建築不應該只是蓋房子,建築應該有修補人與環境的特性,就像收集雨水取代一部分自來水。黃瑞茂以綠建築做例子,政府鼓勵人民、建商以綠建築換取容積率,想法正確,但執行上卻很扭曲,譬如綠建築主張排水、降溫,大樓設計成綠帶,地下室停車場卻無法排水,泥巴土如果不吸水,就無法蒸散作用,無法排熱,照樣傷害環境;另外如果綠帶種在陽台屋頂,那勢必增加水泥量,以確保植栽穩固,不會破壞大樓結構,「不過我們需要想想,水泥製作過程排放的二氧化碳與空汙,恐怕遠大於植栽固碳量好幾千倍,綠建築應該要與環境共生才是。」

    想做到生態城市願景,需要政府積極規劃與民眾學習付予行動。圖片提供/黃瑞茂

    不過,隨著氣候變遷速度越來越快,人們眼光不能只放在綠建築身上,應擴展成生態園區、生態城市的眼界,把台北打造成韌性城市,不怕水淹、不怕高溫,讓生態帶著人們順勢大自然生活,「其實災難到底會不會來,影響到底多深,我們都無法把握,只有盡量嘗試改變,才有可能降低影響。」



    過去,我們所受的環境教育僅止於環保,擴及生態都市才能夠做得更多,譬如種原生樹種,大片葉子有蒸散作用、推動政府實行生態計畫、禁止公園地蓋房(美術館二館預建地原是日治時期公園,又處低窪帶)等等,實際參與氣候變遷戰役,才能理解現在氣候變遷已經不是天邊的事情了。



     



     



    明天過後系列》



    我們生活在大災難當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吧!

    陳玠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