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東電光─有機青農黃瀚 為了返家而出走

    2018-10-15 00:00 / 作者 陳玠婷

    離台東卑南溪約四公里之處,那裡有大片台灣的電光稻米田,金黃色陣陣稻浪吹過,米粒飽滿沉墜,豐盛水氣與稻穀的味道撲鼻而來,這是大自然的禮物,也是每一位電光人的驕傲。電光部落以電光米、社區營造、電光咖啡而聞名,它不似觀光,而是以友善土地和提高產值的方向,踏實地實踐而引人注目。

    熱愛家鄉 從小立志當農夫

    黃瀚在電光成長,他是時下熱門返鄉青年之一,下田耕作、實行無人機有機肥料噴灑、參與社區營造、銷售自產稻米,農忙期忙得不可開交,卻也充實幸福,問黃瀚為什麼選擇回部落工作,且創辦日出禾作,他有些困惑這問題的必要性,慢慢地說出:「嗯,可是我外出讀書本來就是為了要回來部落種田欸。」



    黃瀚小時候即對社區大小事和農田特別感興趣,聽長輩、哥哥姊姊們講故事,對部落故事瞭若指掌,「我真的深深愛上這片土地!」因此,當他高中一畢業,不考慮繼續升學,一心一意投入農作,「不過那時候參加文化活動認識一位大姐姐,她對我說:『高中畢業就作田,你只有這一點能耐嗎?』我聽了想想,那就去讀書好了,結果誤打誤撞讀了精緻農業學系,學有機農業。」



    大學畢業後,黃瀚如願回家當農夫,更立志改變當地傳統耕作模式,想從有機農作開始。實踐後發現學生時期的農作環境不容易失敗,回來後卻連連碰壁,深刻體驗實作與理論的差距,不免挫折。他年輕氣盛不肯輸給老一輩,到處報名課程學習、向長輩討教,「農業第一線跟學校教理論不符合,如果不改變,農作也會跟不上時代變化喔。」

     

    有機推廣秘訣 讓農民吃得起即可

    過去有機耕作盛行時,電光部落也曾投入,只是成效不好未能推行下去,黃瀚說:「但是我不甘心,傳統耕作(噴灑農藥)傷財又傷身,長輩不了解農藥成分、用量,使用不合理,實作又沒有妥善的防護措施,把自己暴露在有毒環境下,再到醫院掛急診打解毒劑,這樣日積月累對身體很不好。」



    為此,他堅持做有機耕作示範,並推行無人機噴灑農藥服務,幫助長輩減少人力不足、身體的負擔,「其實長輩也有發現農藥的毒性很強,以前田裡的蝌蚪和田螺都不見了。」可惜,因為農藥不會立即對人體產生傷害,長輩很難更改習慣。



    黃瀚認為,目前電光務農人口少又老,又得克服人的慣性,務農真的很吃力,尤其最大的誘因──產銷收入並不如預期,「有機產品賣得貴,但我們收入卻很少,自己都吃不起,所以我最大的感想就是讓農民有賺錢,有機才能有效推廣下去。」

     

    黃瀚推行無人機有機肥料噴灑。圖片提供/日出禾作

    身兼百藝 小農才能養活自己

    單靠有機農作無法確保生活品質,黃瀚就在當地發展多元職業,像是成為吧檯手推廣電光咖啡、自產自銷電光米、社區導覽員、農業代耕,他笑說:「最後一個是我主要的收入來源,身為一個小農需要多樣才能才可以活得下去。」



    他進一步表示,現在農村生活型態不一樣了,過去只是農友間彼此交流,但現在農夫擴展的面更廣,包括市集、與藝術家、設計師合作、與科技和金融業等不同領域專家交流,拓展發展性,黃瀚肯定型態改變,重新活絡產業。



    最後,他再次與我們分享電光部落純樸富有生命力的生活模式,他認為無私心態才能利他,這塊土地才會好,「在這裡我們不需要高物質標準,一杯好咖啡,充實多元的生活,多做對土地的好事就好了。」

     

    黃瀚自產自銷的電光米。圖片提供/日出禾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吧!

    陳玠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