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張希慈│與其擔心工作停擺、沮喪緊張,不如把握機會創造新生活模式

    2021-06-01 17:43 / 作者 陳玠婷

    身為以教學、培訓為主的接案工作者,在防疫升級後,我收到的每封訊息幾乎都是這樣的訊息-「老師,我們評估疫情的風險以後,決定要取消活動與課程了,真的很抱歉。」



    看著接下來約一個月幾乎沒有了收入,我一方面為臺灣人的迅速動員與反應感到驕傲,一方面卻又真實地感到害怕、緊張。第一時間,我拿起電話,打給了遠在澳洲的男友K,作為已經經歷過數次封城的K聽著我的緊張,看著我止不住的眼淚,他老神在在地陪伴著我。



    「你擔心什麼呢?」

    「我很怕之後會沒收入,我擔心狀況會越來越糟。」

    「人們總是會找到新的生活方式,你們也會的。」

    「但在那之前,我不知道可以做什麼。」

    你可以做新的日常規劃,想想新的兩週要怎麼過。完全不規劃地過一天,跟想好自己要做什麼地去過一天,就算做的事情是一樣的,比如睡覺,你的自我感覺也會差很多。」



    做好兩週可能幾乎不會出門的準備,也想像了這兩週將不會有新的工作出現。幾乎兩週的空白時間,我該做些什麼呢?又該怎麼規劃呢?



    憂慮突如其來的空閒 我如何讓自己轉念?



    抱著這些疑問,在升上第三級的第一天,我感到自己特別昏昏沉沉,好像在家裡不管哪裡睡意都特別強烈,打開Netflix想睡、開了小說也想睡,索性就決定讓自己早點去睡。



    於是第二天起床時,起得特別早,睡得特別飽。跟著家人一起吃完飯後,大家一起協助收拾桌面、洗碗、整理垃圾。我則翻出很久沒有玩的桌遊,拉著家人一起放下手機玩桌遊,分組玩的時候特別開心,很像小時候跟家人玩大富翁的感覺,特別單純、好笑、充滿互動,是大家一起看影片不會有的感覺。




    圖片
    防疫期間待在家,正是自我修復與家人建立良好關係的時刻,一起打電動、烹飪很能打發時間。(圖片來源/Unsplash)




    玩完以後,家人又決定一起運動。放著TABATA的音樂,各自決定了一些強度適中的動作,約莫半小時的輪流健身挑戰開始,一些人運動時,另一些人則是在旁邊拍攝影片跟加油。運動完以後,我則把健身的影片傳給了身邊的朋友們,朋友們紛紛覆議說想一起參與運動,因此我更進一步與好朋友約好在固定時間要一起運動,並且要提醒把運動的記錄傳給彼此,避免大家在這兩週真的用體重的增加來抵抗疫情。



    在運動與娛樂之餘,我身邊又開始陸續有客戶問我有沒有興趣做一些線上的工作專案,那一刻,我開始慢慢感受到所謂「人們會找到新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意思。於是,在玩樂之餘,我們各自也開始慢慢找到線上工作的節奏。



    同時間,也有好幾場本來約好的見面聚餐陸續取消。但慢慢的,我回覆的訊息改成,「與其全部取消,我們不如改成線上聚會吧?能線上聊聊也很好呀!」對方往往也樂於改為線上進行,畢竟我們都渴望與人連結,線上社交也將成為臺灣的新常態



    兩天的時間,生活慢慢的改變也讓我慢慢理解K所說的話。心理學家曾經提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的理論,這個理論指的是一個人對於自己是否具備足夠的能力去完成目標任務的信心度,直白一點說是自信。自我效能感比較低的狀態,可能就像是我面對疫情擴散的第一反應,我會感到自己好像什麼都做不了,好像不管怎麼辦,未來都會變得很糟糕,我沒有辦法改變現在的逆境。而自我效能感比較高的狀態,則是很像 K 的狀態,面對困難的情境,他會專注在能夠解決問題的行動上,並且相信透過堅持與努力,困境會慢慢被克服。



    防疫期間 我該如何提升自我效能?



    而在疫情底下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有幾個小方法,其中一個作法就是觀察國外已疫情爆發的國家、城市人們如何面對,包含學習如何將工作從線下轉線上、建立新的線上社交型態,以及學習在疫情下自我提升、提早預防憂鬱症狀的發生,甚至是學著怎麼在遠距的情況下談戀愛。




    圖片
    歷經最初兩天防疫適應期,我開始慢慢感受到所謂「人們會找到新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意思。(圖片來源/Unsplash)




    紐約之前就有一名男子Jeremy Cohen成功在封城狀態下,用很有創意的方法在線下搭訕鄰居,甚至進一步有了浪漫的午餐聚會、出行約會。



    國外也發展出多種在線上社交的方法,包括設定一個「好消息群組」,定時在該群組中發送讓人振奮的消息;又或者是成立線上運動社團、線上讀書會群組,讓人們可以一起在固定時間彼此激勵成長;又或者是設定特定主題的線上Party,讓大家一起換裝、喝酒、共進餐點;善用外送服務贈送小禮物或卡片,防疫的同時也傳遞愛的心意;又比如國外網友也建議在長期封城的情況下,不要一次過度採購,而是保留一次購買一週的生活必需品,一週採購一次的頻率,可以讓我們在防疫情況下,仍保有一些些走出戶外的機會,降低憂鬱發生的機率,畢竟國際經驗已證實憂鬱在疫情爆發下是非常普遍的情況。



    希望我們在疫情底下,都能迅速地共創讓彼此生活更美好的方法。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陳玠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