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學測國綜「木星合土星」台海情勢入題 整體維持「中偏難」拿高分不易

    2023-01-14 18:20 / 作者 徐筱嵐

    大學學測今(14日)邁入第2天,下午考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今年考題出現許多圖表和科普文章,包括「木星合土星」天文現象、蘇東坡吃檳榔等文章,而台海議題也納入其中,選用清末洪繻的「籌海議」,分析台灣攻守情勢,適合在何處誘敵深入等。解題老師認為,「籌海議」是少見題材,整體感受雖較去年簡單,仍維持在「中偏難」。




    圖片
    今年國綜考題出現許多圖表和科普文章,就連台海議題也納入,考生想拿高分不容易。廖瑞祥攝




    112學年度學測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下午登場,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試題評論教師團隊分析,今年試卷議題廣泛,題目有新意,「木星合土星」天文現象、蘇東坡吃檳榔、「獅子王」劇本構思的創意皆入題,包含飲食、天文學、國防、環境等時事。



    全國教師會解題團隊、屏東高中教師蔡佩真表示,今年國綜整體偏難,課外題材眾多,考驗學生閱讀理解和應用分析能力。學生平時要大量閱讀,考試時須非常專注,尤其是同一題中有多個文本時,要仔細分析才能應答。



    當中幾個有趣的題目,國綜第10到12題為天文學知識,是2020年「木星合土星」的天文現象,考題結合古人科學研究「歲星犯填星」,考驗閱讀理解與分析歸納能力。



    國綜第15到17題,選用洪繻的「籌海議」,主要內容是論述台灣該如何防禦外敵,從地形特徵分析台北、台中、台南等地的攻守情勢,認為若要「誘之登岸而設伏殲之」,台北會比其他地方更有利。



    蔡佩真指出,洪繻的「鹿港乘桴記」是高中15篇共同選文之一,學生對作者應不陌生,但本次選用洪繻的另一篇文章,論述清末台灣攻守情勢,結合近年時事議題,是今年的難題之一,也是少見的題材。



    全中教試題評論教師團隊召集人、彰化高中老師許家瑞解析,第13至14題「林文月:京都的庭園」;第23至25題「焦桐:禁忌的親密關係」,第21至22題文化基本教材;第30題談賴和;第31至32題從曲選談屈原等,全中教說,這些都是課本選文延伸出來的相關作品。



    學測國文科分成「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與「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兩節施測。大考中心主任周兆民表示,國綜報名人數11萬8143人,到考人數11萬5364人,缺考率2.35%,若與去年國綜缺考率2.04%比較,略增0.31%。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