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調查】青少年認同國際事務為生活常識 卻有35%拒學第二外語

    2021-11-24 18:04 / 作者 徐筱嵐

    金車文教基金會今(11月24日)公布「青少年國際素養問卷調查」結果,有高達86%的青少年已經將國際事務視為生活常識,但有83%的人認為培養國際觀最大阻礙是語文閱讀能力不足。



    不過,協同主持調查的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陳芬苓指出,青少年被問及是否要加強第二外語,竟有高達35%的人認為「不需要」,跟去年相比高出一倍以上,憂心下一代對第二外語學習不關心,恐影響國家未來整體競爭力。




    圖片
    北大教授陳芬苓(右)憂心青少年對學習第二外語的意願偏低,在全球化浪潮下,競爭力恐顯得不足。(圖片來源/ 記者徐筱嵐攝)




    調查顯示,青少年瞭解國際事務的動機,主要認為這是生活常識一部分,而培養國際觀所遇見的最大阻礙,有高達83%認為語文閱讀能力不足,其次有77%的人是對國際文化理解不足,以及有75%的人不瞭解外交事務。



    至於青少年現今最關注的國際議題是醫療衛生,比例達95%;其次有94%的人關注人權議題,接著有94%關注能源消耗,有93%在意生態保育。



    面對全球多元伙伴關係,青少年的看法跟成年人有些許不同。有高達85.7%認為日本是對台灣最友善的國家,其次有71%的人認為是美國,韓國則以35%位居第三友善的國家。



    青少年移民、當鄰居的首選國「日本」 



    這樣的思維也反映在「移民」跟「當鄰居」的意願上,青少年最希望移民的國家首選是日本,美國居次、韓國拿下第三;最想當鄰居的外籍人士,排行順序跟前述一模一樣。



    對於務實的經貿發展關係,有88%的青少年認為,美國是對台灣最重要的國家,其次有82%認為是日本,目前與台灣關係陷入僵局的中國也有50%的青少年認為很重要。



    不過,對於調查數據的解讀,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陳芬苓提出兩個憂心的部分。首先是第二外語的學習狀況,有34%的人會選擇日語作為第二外語,歐洲語跟韓語都各有11%的比例,但不需要的比例竟然有35%;再來是國際交流的機會,有高達66%的人只想打工度假,短期交換跟校際拜訪分別是36%跟33%。



    英語打天下思維要改變 第二外語有助開拓視野



    陳芬苓認為,在全球化的潮流下,不能只靠英語打天下,具備不同區域的第二外語也十分重要,如東南亞語、歐洲語等;再者,要學習其他國家的文化與技術都需要長時間融入當地,但青少年對國際交流的態度只有短期停留,到外地留學的比例偏低,學習恐流於表面而不夠深入,對個人的未來或國家整體產業發展都不是好事。



    另外,陳芬苓也觀察性別差異,除了日本之外,女學生對韓國有較高的好感度,男學生則對美國有較高的好感度。這與女學生較常接觸韓劇、韓國流行文化,男學生因為職業運動、漫畫等,更常接觸美國文化,可見文化產業是一個重要的國際媒介,輸出文化商品能增加其他國家對我們的友好程度。



    本次調查,金車基金會於今年10月25日到11月15日針對全台國高中生發放網路和紙本問卷,總計回收11,555份有效問卷,在97%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個百分點。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