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李惠貞觀點|耗資千萬的設計展,「溝通」了什麼?

    2020-12-16 15:19 / 作者 張佩雯

    關於近日設計界風波,曾任《Shopping Design》總編輯的李惠貞,在臉書提出她的觀點。


    近年來城市設計展在台灣各地興起。(圖片來源/台灣設計展 Taiwan Design Expo臉書)

    一個事件的發生,周邊環境、業界自律能力都是推手和助力

    設計界風波尚未止息,又看到《美麗佳人》事件。我深深覺得,一個事件的發生,並不會只有「個人」這項因素。他周邊的環境、圍繞在他身旁的聲音、業界的自律能力、大環境的遊戲規則⋯⋯都是推手和助力。



    想起近幾年受到許多關注和吹捧的幾個城市設計展,我一直都沒有太深刻的感受,反而有些不安。上千萬的經費,一次性消耗,搏得人潮和拍照打卡的讚數和分享數,這就是我們認為的成功?



    十年前或許會很驚豔,一定把它收錄到BEST 100。但十年後,已無驚豔,更多的是疑問:幾千萬是否有更好的用法?它到底溝通了什麼?



    我支持重視設計美感的政黨,但不支持以此作為競賽的政治人物。發展「觀光」是什麼意思?主事者對「觀光」的定義是什麼?活動過後,做了什麼累積?一般民眾藉此更珍惜了什麼?



    我不支持把設計當成包裝的行為,不支持把政治人物和策展團隊當成明星般宣傳的手法。



    健康的社會需要多元的討論。公部門有責任溝通,媒體有責任監督和提問,策展團隊有責任說明。



    在我看來,現今有這些爭議發生,上述看似不直接相關的枝節,都有關聯。是整體社會助長了某種趨勢,是我們在為某些聲音站台或轉發的時候,就投下了支持的一票。

    資源集中、明星化,難以鼓勵多元

    我們很喜歡一窩蜂。某個人紅了,所有案子都找他。談到「設計師」,不是A就是B,談到「策展人」,不是C就是D。彷彿有名氣比有實力更容易拿到案子。(這不等於間接鼓勵假資歷?)



    於是地方上有實力但沒名氣的獨立團隊,永遠不在備選名單,即便他所身處的城市「紅了」,他還是沒有發聲機會。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情形?我認為第一是短視近利。找明星是最方便的,不容易被打槍,有「名氣」這塊招牌為你背書,不用自己負責。反之,去發掘新團隊需要費力,主事者未必有識人的眼光,也未必有承擔的勇氣。



    第二是缺乏自信。獨立思考是需要自信的,勇於做不一樣的選擇更是。假資歷正是沒自信的展現。你會發現,有自信的人,可能性很多,沒自信的話,通常就只有一兩條路。



    所以「多元」很難實踐。當然這期望太高,因為「遊戲規則」就是這樣。但還是想說,如果A和B已得到很好的機會,下一次,我們應該發掘新人。如果公部門「看不見」,媒體要提出。(各大奬項不正是為此而辦?)只是follow和複製,如何能多元?

    專業人士不需要害怕評論、要有責任帶民眾看門道

    而業界,對於設計的角色、預算的使用,應該要有更多評論。專業人士要有責任帶民眾看門道,而不是跟著打卡,宣傳自己。明星和名人,不是我們要去強化的東西,藉由設計能把地方或世界帶到哪裡,才是需要不斷被討論和溝通的重點。



    現在因為圈子很小,一個策展者拿到大案子便開始結盟,分預算,於是許多設計師及團隊成為同盟的一員。結盟不是壞事,這能讓獨立創業者更有彈性,但是,如果因為結盟而失去評論的聲音,變成某種共同體,整個圈子就會失去一大半思考的能力。



    不需要害怕評論。如前文所說,我們的評論是基於酸葡萄心理還是愛護心理,只要問問自己的心,聽者是會感覺得到的。最怕的是沒有觀點。



    形式強過觀點的展,會很空泛;感受不到「有話要說」,看不到新意。設計很重要,但設計不應優先於目的的確立。



    設計只是手段。手段的「之前」和「之後」,才是需要我們關注的地方。



    停在那裡,就是今日所有爭議誕生的原因——我們以為那就是終點。



    藉由一次事件能引發更多討論其實是好的,只要我們不聚焦在謾罵,當事人和旁觀者,都可以看到更多東西,都能有所學習。理性和獨立思考,提醒自己更看得深遠。



    作者:李惠貞,文章出處:Facebook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更多太報報導

    「新竹獸」爆不尊重創作者風波 策展人劉真蓉道歉:「我責無旁貸」

    全台最美!屏東總圖書館斥資3億、讓你邊讀書邊與森林一起呼吸

    張佩雯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