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蔡宜文專欄|「成功女性」的故事,為何是一個陷阱?

    2020-12-02 17:10 / 作者 洪采姍

    其實也不只是最近啦,一直以來失敗的女人一直都是各類型新聞的熱點,「飄嬸味」的女明星、產後沒有馬上恢復身材的女性名人、前任緋聞對象結婚被列入比較優劣的女歌手。




    而每當這些失敗的女人出現在新聞或是你我四周的時候,總會很快的出現「成功女人」的故事或心路歷程,這些發文有的是女人自己發的,有些是男人轉述自己偉大的母親與妻子,簡單來說這類文章通常闡述的主旨就是「女人可以什麼都有,婚姻、家庭跟事業,還可以內外兼具,家裡窗明几淨,收納心靈都斷捨離」。



    總之現在沒有什麼性別不平等,你看這些成功女人,不是都同時能夠是一個好醫生、好總裁、好王妃、好網紅,同時也是一個好妻子跟好媽媽嗎?差別只是在於你有沒有努力而已。





    凱特王妃生孩子後,迅速恢復身材,並重拾皇家業務。(圖片來源/翻攝自臉書)



    凱特王妃生完小孩都不用月子,你呢?



    凱特王妃生下第一胎以後,迅速恢復身材現身媒體重拾皇家業務,許多華文地區的男子紛紛表示坐月子就是個騙局,人家王妃恢復的速度都這麼快了;甚至我當時還看到不乏有人拿自己媽媽以前懷孕都要務農為例,強調現代女子驕縱。



    首先先不說,多數華文地區男子並沒有王位要繼承,也不說凱特王妃有可以媲美台灣地區醫院等級的醫療團隊,而是為什麼這樣的質問可以出現?



    因為,當我們看到這些「成功女性」的故事範本時,通常看到的都是這種「什麼都有」的版本,就是他既是個成功的女人,也是個成功的人。



    倘若他要是個總統,但沒有結婚,那就要被質疑他必然不懂「養小孩的人心裡在想什麼」;倘若他是個離婚的女明星,通常就要強調他怎麼「走出婚變」的過程。



    羅霈穎一生不愁吃穿,在台北有房產眾多,猝死的時候,大家都在感嘆他沒有婚姻沒有家庭沒有小孩,提到他的輝煌必定加上陰影。



    大眾媒體期待的成功女性大抵上就是陳佩琪,即使當到小兒科主任仍然要半夜擦地板,即使自己也是醫生但承擔多數家務跟育兒責任(而且說多數已經是客氣了)。我們可以看到陳佩琪自己確實也樂於承擔這面牌坊,兼具有現代女性賺錢養自己與傳統女性以夫為中心的美德,買一送一,豈不划算。



    當討論到女性困境的時候,各種成功女性的故事這時都會出現,就算不是凱特王妃或陳佩琪,也是你我身邊的成功女人,討論到單親媽媽就有人出來講自己的媽媽多麼努力多麼辛苦把自己養大,甚至有些人連女人做性工作者也要養活孩子的故事都變成教誨人心的佳話。



    討論到房間整理便能看到各路女神下凡告訴大家自己如何收納,收納的要領,有些最後還忍不住多加幾句房間的雜亂跟性格還是勤勞程度有關;討論到婆媳關係,必然出現「怎麼不搬出去住」的廢話之外,不外乎就是各種自己如何自立自強最終媳婦熬成婆的故事。





    許多「女神」教大家如何收納讓房間維持整潔。(圖片來源/雞排妹鄭家純臉書)



    專屬於女人的「成功學」



    總之,都有人成功嘛,你憑甚麼失敗?



    當然,這並不是說男人就沒有被要求成功,男人同樣也受到「成功學」的思維所苦。



    但異性戀關係下,男人被要求的成功,通常是作為一個人自我的成就,關於事業或是金錢的,柯文哲自稱自己不曾育兒、不會做家事,並不會對他的成功有絲毫萬分的詆毀。而我們更不曾看到有人在李安的新聞下面說:



    「你看人家李安又煮飯又做家事,還不是拿到奧斯卡,台灣男人就是太驕縱。」



    當代的性平困境常常是這樣的,你很難說沒有進步,因為以前畢竟女人是不能去追求個人的、事業的成功,而在家務上對於女性的要求確實也降低了很多,但不平等的地方從來都不只在那邊,而是在你始終拋棄不掉「女性把家庭顧好是第一要務」的想像,而其他成功,必須要奠基於此。



    這種成功女性的故事,是一個陷阱。



    首先,他讓多數人相信,當一個女性落入困境的時候,是個人的失敗,而不是體制或其他人的問題;其次他甚至讓女人也傾向不去同理失敗的女人,反而必須要時刻彰顯出自己於這些女人都不相同,是個成功的好女人;但最可怕的是,他讓「失敗的女人」也相信自己本來就應該「什麼都有」而沒有達成這個目標,就是自己的問題。



    不是說我們不應該讚嘆這種成功的女性,能夠兼顧家庭與工作,能夠在艱困的單親困境下把小孩拉拔長大,能夠在喪偶式育兒中把小孩養大同時也茁壯自己的事業,這些女人確實都很值得讚嘆,但讚嘆跟把他的故事拿來合理化當前對於女性同時要兼顧事業跟家庭的要求是兩回事(當然,同樣的如果有人拿李安的故事要求男人應該要同時兼顧事業與家庭,當然也是不應該)。



    在讚嘆這些女人偉大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這些困境為什麼存在,而不是要求所有女人都一起偉大。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更多太報報導

    蔡宜文專欄|在說出「阿姨我不想努力了」之前,你可能需要練習...

    蔡宜文專欄|尋找自殺的理由——在死亡出現之前,社會就已需要正義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