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開放「小明」入境後/馬英九批蔡政府獨漏中生返台,籲全國大學校長群起抗議

    2020-08-13 14:32 / 作者 黃梅茹

    衛福部長陳時中 12 日宣布,將被稱為「小明」的陸籍子女,來台年齡限制從 2 歲以下放寬至 6 歲,預估將有 500 多人可入境台灣。事隔一天,先前力籲政府「讓小明回家」的前總統馬英九,也在今(13)日早間大批政府,開放返台就學的學生獨漏中生,感嘆中生成「反中仇陸」政策的犧牲品。


    前總統馬英九因政府開放返台就學學生獨漏中生,感嘆中生成「反中仇陸」政策的犧牲品。(圖片來源/截自馬英九臉書粉專)

    馬英九左批蔡政府歧視,右籲大學校長群起抗議

    馬英九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中生來台就讀,一直是兩岸青年交流建立友誼的最佳途徑,而「蔡政府歧視性的做法令人深感失望與憂心」,他也呼籲全國大學校院的校院長,一起站出來抗議此不智之舉。



    他細數中生自 2 月 9 日被禁來台,已超過 200 天,而「蔡政府選擇性排除中生返台就學,完全是政治考量」,並稱這種對待中生的方式既不公平,也讓兩岸敵意螺旋更加升高,而中國當局日前就決定,暫停今年新的中生來台就讀。



    馬英九呼籲兩岸當局,不要中斷兩岸青年交流的機會,讓新、舊中生都能夠來台,讓共享血緣、歷史與文化的兩岸青年,能夠跨越政治鴻溝,他並呼應政論家王健壯日前呼籲公私立大學校長們挺身而出,一同嚴正要求蔡政府修正錯誤的政策。



    馬英九舉了兩個例子表示政府矛盾之處。他稱總統蔡英文 4 月 9 日對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公開指責台灣種族歧視時,曾霸氣回應:「台灣向來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蔡總統 8 月 10 日接見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時也說:「政治因素不應該凌駕在健康人權之上」。他認同蔡總統的說法,也表示希望總統把同樣標準,用在中生、陸配及陸配子女身上,拋開歧視、不要讓政治凌駕教育與人權。



    馬英九拿德法交流化仇恨對比兩岸,網友轟:不倫不類

    此外,馬英九還提及德國與法國的恩怨史,但兩國後來積極推動青年交流化解歷史仇恨,藉此對比兩岸。他稱兩岸要建立永續的和平繁榮,也一定要從年輕一代開始。他更談及自己 2011 年開放中生來台就讀大學院校,直至他卸任的 2016 年,來台中生增加到 4 萬 2 千多人,成長達 50 倍。「事實證明許多中生來台後,不只對台灣留下良好印象,並觸發他們對於兩岸未來有更深刻務實的思考,這不是政府用任何宣傳能夠取得的成果。」



    有民眾認同馬英九的論述,感嘆政府「就是不願交流,深怕兩岸和平」;但也有民眾站在對立面,表示「前提是我國與中國在國際上是對等的兩國,或許能以持久的深度交流,達成和平目的」,也有人認為馬英九舉德法為例子是「不倫不類」,解釋台灣為何須對中國入境者嚴加管控:「就政治上,德法始終是不同的兩國,中國一直認為台灣是他們的一部份;就疫情來說,此次(新冠)肺炎由中國而起,全世界都深受其害,中國政府也沒誠實提供疫情狀況。」



    其實,陸委會昨日晚間以對中生來台議題作出書面回應。陸委會表示近期疫情突然急遽升高,政府基於整體防疫資源有限的考量,須參考各類人士入境的實際人數與需求迫切性,逐步開放入境,妥善且有效運用現有資源。陸委會將與教育部等相關單位跟緊後續疫情發展,審慎研議中生返校的開放時機。

    更多太報報導

    台灣「矽盾」失血?《日經》曝:中國為推晶片發展,1 年挖走台積電上百名員工

    刪敏感字眼以凸顯「小粉紅」言論!10 年經歷的「中國內容審核員」揭在微博工作秘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太報吧!


     



    ↑加入太報Telegram頻道↑

     接收第一手消息


    黃梅茹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