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刪敏感字眼以凸顯「小粉紅」言論!10 年經歷的「中國內容審核員」揭在微博工作秘辛

    2020-08-13 11:47 / 作者 黃梅茹

    中國在言論審查方面力道漸增,中國官方 7 月更將網路訊息審核員納入正式職業工作種類。但內容審查員都在做些什麼工作?透過有 10 年中國審查員資歷的劉力朋解說,一窺中國的言論審查機制的運行方式。


    有 10 年中國審查員資歷的劉力朋談工作秘辛。(圖片來源/Mike MacKenzie, CC Licensed)

    刪掉敏感詞,是為了「讓五毛或愛國主義者的表演能夠顯現」

    美媒《美國之音》進期採訪現已移居美國、曾在新浪微博擔任審查員的劉力朋,請他敘說擔任內容審核員的工作日常。



    劉力朋回憶,2011 年時,新浪微博的內容審核員一共有 120 名,會個別分組輪班,不論日班或夜班,工作時間都是 11-13 個小時,這是為了保證 24 小時都有審核人員在審核微博內容。



    在審查方面,電腦後台其實會運用「敏感詞庫」走完第一遍的電腦審查流程,該階段會判斷內文有高危或低危的敏感詞,以進行直接刪除或默認通過。其中,「六四」和「法輪功」被視作高危敏感詞。接著就是人工文字審查,劉力朋對《美國之音》表示,文字審查比較快,在後台輸入關鍵詞,就能把一些有害訊息刪除,而很多新聞機構則需要微博單審(過濾評論區的展示內容),「讓五毛或愛國主義者的表演能夠顯現」。



    他們每天都要寫工作日誌,清楚記錄自己如何處理每一條新聞事件和圖片。

    中共的言論審查,其實沒有一套標準可依循?

    對於審核標準為何,劉力朋表示「沒有標準」,否則就有辦法反審查,民眾也不需自我審查了。不過,後台有多達幾十萬的敏感詞庫,且網信辦、公安部等也會下達指示,要求要封殺言論、引導輿論。而香港 2011 年就存在這樣的審查了,當年劉力朋第一次接觸對香港六四維園燭光晚會和七一大遊行的審查,發現香港同樣面臨審查,他還認為這種審查勢必會擴散到美國,因為美國人使用微信多年都被監控著。



    他也透露,凡是有一些影響力的微博用戶,最後都會被封掉。而最近一次在中國引發熱議的,就是中國跳水運動世界冠軍勞麗詩「遭微博封號一年」一事。



    勞麗詩被中國網友評為最有獨立見解、最講邏輯的奧運冠軍,然而,她卻因 5 月時轉發中國作家方方的微博,引來大量負面流言,還被冠上「蛆蟲大本營」的名號,事後傳出她遭微博封號的消息,而勞麗詩 7 月後就停止更新微博。



    勞麗詩力挺的方方是位武漢作家,方方在網路上撰寫「武漢日記」廣為人知,「武漢日記」紀錄了她對新冠肺炎發源地的所見所聞,被許多小粉紅舉報且飽受批評。

    掌握網路言論「生殺大權」沒高薪,卻有諸多副作用

    很多人以為內容審查員握有網路言論的生殺大權,應該為高薪酬的行業,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根據《中央社》報導,因內容審核作業所需技術門檻低,學經歷通常要求不高。劉力朋也稱,只要是大學或高校畢業生即可上工,因為他們都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政治訓練,從幼兒園開始就有政治課,「什麼是黨想聽,什麼是黨不想聽,已經很門兒清了,而且還能分出級別來」。許多網企為了節省成本,會將內容審核工作外包至其他公司,或將網路審核中心擺到二、三線城市,導致該行業薪資待遇持續偏低。在中國求職網站上,內容審查員的起薪多在人民幣 4000 至 6000 元(約新台幣 1.6 萬至 2.5 萬元)之間,且少有津貼與獎金。



    不僅如此,內容審查員的工作壓力大,除了平均每人每天要審上萬條文字訊息、幾萬張圖片或至少 2 千支短影音外,他們還得因長期面對黃色、暴力、低俗訊息,承受極大心理壓力,情緒時常會潰堤。這也導致中國網路內容審核相關工作的流動率相當高,年輕人去沒幾天,受不了走人是常態,而能待超過半年就算資深老鳥。



    猶如劉力朋所言,多年自己回憶當時上班的情景,仍感到不寒而慄:「每一個人都在一個格子間,屋裡沒有別的聲音,只聽到滾輪刷刷刷往下翻頁,時不時會停幾秒,然後就是滑鼠噠噠噠的點擊聲,這是在刪除內容。如今回想有些可怕。」



    劉力朋在新浪微博任職兩年,於 2013 年離開,後來在內容審核經歷了共十年生涯,他坦言這份工作真的很累。

    更多太報報導

    被拔掉的木馬病毒/中共大外宣終踢鐵板,《紐約時報》悄悄撤下業配文

    台灣「矽盾」失血?《日經》曝:中國為推晶片發展,1 年挖走台積電上百名員工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太報吧!


     



    ↑加入太報Telegram頻道↑

     接收第一手消息


    黃梅茹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