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積電市值狂飆,背後才是真正暗潮洶湧:從台積電、中芯、英特爾看美中霸權之爭

    2020-07-28 12:02 / 作者 黃梅茹

    這兩天科技界的大新聞,是美國的英特爾在發展七奈米製程的過程中遇到了瓶頸,可能延後量產,並將他們的產品委託給原本是競爭對手的台積電代工製造。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美國在半導體製造曾經的霸權可能會進一步的瓦解。而台灣的台積電將成為新的霸權,中國的中芯半導體則在一旁虎視眈眈。


    本文解釋台積電、中芯、英特爾三家半導體大廠背後,美中互相廝殺的霸權之爭。(圖片來源/Peellden, CC Licensed)

    想搞懂英特爾製程延遲事件的影響,先從瞭解摩爾定律開始

    這件事情不能單從科技的角度去看,我們必須看到新聞背後大國之間的角力,以及國際經貿秩序的問題。



    我們還是先從半導體產業著名的《摩爾定律》講起。所謂的摩爾定律,是說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每隔18個月便增加一倍。



    摩爾定律並不是是一個物理學的定律,而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也就是說,每一個半導體廠每 18 個月就必須發展出新一代的製程,而新一代的製程所生產出來的集體電路,每個基本元件的大小都是前一個製程的一半。而半導體上的元件越小,它的運算速度就更快,耗電量就越小,而成本也就越便宜。



    然後這就是摩爾定律可怕的地方。在半導體廠之間的競爭當中,只要落後了別人一兩個世代,那生產出來積體電路就會比別人速度慢、耗能高、而且成本也會比較高,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競爭力。所以世界上的半導體廠商在經過數十年的激烈淘汰之後,基本上就只有三家廠商能健康的存活下來,他們是台積電、英特爾、以及三星。



    既然中芯半導體已經落後台積電好幾個世代,那照理說,他們是不可能生存的。就算他們削價競爭,也無法生存,因為台積電先進製程所製造的半導體不單單是效能好、省電之外,而且台積電的生產成本也比較低。所以中芯半導體如果想要生存,唯一的機會,就是仰賴中國政府大量的補助,盡快追上領先群。



    如果中芯要花三年才能追上領先群,那中芯就要賠錢賠三年,如果中芯要花十年才能追上領先群,那中芯就要繼續賠錢賠十年。

    美國深諳箇中道理,為何不一巴掌「拍死」中芯?

    這個狀況,中國政府知道,美國政府也知道。所以美國政府的策略,就是盡量讓中芯追不上。美國限制最先進的半導體設備進入中國,並不是要中芯完全無法生產半導體,而是希望中芯追不上,一直處於賠錢的狀態。



    現在美中雙方的科技實力懸殊,美國政府要中芯死,中芯一定會馬上死,但是美國政府會擔心用力過猛,引來中國的全面報復,到時候全球的高科技供應鏈突然斷裂,美國本身的經濟也會大受影響。(作者補充:美國蘋果等公司生產線還是大部分在中國,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也還是很可觀。如果斷然翻臉的話,蘋果將無法生產出貨,股價會大跌。然後蘋果等公司股價大跌的話,會引發美國的金融危機。)



    可是另一方面,美國政府也會擔心,如果用力太輕,中芯半導體真的追上了領先群,那事情就大條了。美國真的可能在美中經濟戰中敗下陣來。

    英特爾領先中芯卻股價暴跌!讓美國力阻中國的不公平競爭

    最令美國人最咽不下這口氣的,應該就是英特爾的現狀。英特爾的製程只是落後了台積電一、兩個世代,然後就面臨了生存的危機,上週五股價暴跌 16.2%,而中芯半導體的製程已經落後台積電 N 個世代,卻仍然活的好好的,上週在上海科創板掛牌之後,股價狂漲 246%。



    這是美國自由經濟與中國計劃經濟之間的不公平競爭,也是美國目前傾全國之力想要阻止的。



    這是一場美中之間的科技霸權之爭,也是美中在國際經貿秩序上的殊死戰。



    作者:林宜敬  文章出處:Facebook



    黃梅茹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