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支付寶」、「微信支付」恐淪為中國政治工具 使用者生活軌跡全透明

    2020-07-20 14:11 / 作者 陳玠婷

    你有習慣使用行動支付的習慣嗎?在台灣行動支付發展日益成熟之際,對岸的中國大陸發展成熟便利,卻傳出當局蒐集外國人、中國人民使用行動支付平台等信用紀錄,對個人或企業行為進行評分、監控人民與打壓異己的工具。



    事實上,中國使用高科技AI人臉辨識系統、要求企業提供所需個資已不是新聞,但德國聯邦憲法保護局(BfV)日前公布2019年年度報告,提及中國和德國公民在德國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寶等行動支付平台、中國網路服務,或其他透過支付平台交易的動作,很有可能因為伺服器在中國,變成中國當局情蒐對象。意謂暴露所有生活軌跡,甚至只要談及空汙、食安、政治等敏感議題,便很可能成為被關注對象。

    德國到中國旅遊、使用中國網路 建議使用一次性3C用品

    去年開始,BfV建議去中國旅行的公民,在當地避免使用自己最常使用的3C產品,最好使用一次即丟的手機、備用筆記型電腦等等,回國後丟棄不用,或者檢查是否被安裝間諜軟體,避免中國透過網路、軟體持續監控國人。



    而德國為了招攬中國觀光客,許多商家使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寶,今年BfV第一次在年度報告中,公開警告使用中國行動支付的風險。



    BfV表示,自從2012年習近平上任以來,中國當局為了維持一黨專制,因此情報單位、數位科技成為非常重要的工具,因此在德國的中國特工對5G網路、美中貿易戰、歐盟、國際會議等利益相關領域感興趣。而且中國當局為了「中國製造2025」先進技術目標,併購德國尖端科技領域的中小企業,也可能造成敏感資訊外洩的風險。

    使用中國電子支付要小心了,生活軌跡恐怕攤在政府面前沒有隱私。(圖片翻攝/微信支付香港臉書)

    依賴大數據生活 恐曝光生活軌跡

    中國異議人士王中義曾表示,中共透過數位科技的大數據掌握人民,如果習慣使用中國行動支付和網路服務,大數據可以完整建構人民的生活軌跡,包括消費、旅遊、交通、興趣喜好、親朋好友、政治理念等等,「電子消費本身並不壞,很方便,但應該要在成熟的民主國家實施,政府講誠信,企業設有管控。」王中義說,很多中國人民並不知道這些,他們覺得,只要公家做保證就可以長久,但其實很多中共做保證的東西,說沒就沒了。

    陳玠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