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三讀通過/農田水利會長改官制 民進黨自家人帶頭拚釋憲

    2020-07-02 17:40 / 作者 李英婷

    立法院今(7月2日)召開臨時會,三讀通過《農田水利法》。農田水利會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改制為公務機關,未來將停辦理會長及會務委員選舉,會長任期屆滿由政府指派;同時,農田水利會改制後其資產及負債均由國家概括承受。簡言之,水利會上看3000億元的資產將收歸「國有」,引發爭議,而反彈聲浪最大不是國民黨,而是民進黨自家人。




     



    立法院今針對《農田水利法》草案進行表決,雖然審議過程中,由全國17個農田水利會籌組的「反消滅水利會全國自救總會」集聚立法院大門抗議,但仍撼動不了蔡政府的決心。



    在歷經逾6小時的表決大戰後,民進黨立法黨團以人數優勢,完成《農田水利法》三讀。不過,強勢做法埋下社會衝突的伏筆,水利會自救會認為民進黨政府強行將水利會改為公務機關,法案設計粗糙,未來水利會灌溉操作恐會被癱瘓,影響農民權益,因此將透過「釋憲」聲請自救。據了解,目前該連署案已獲國民黨團38席立委連署。

    水利會改制組織章程今三讀通過。(圖/翻攝議事直播)

    立法過程

    立法院2018年三讀通過《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將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會長由政府指派,並訂出現任會長延任2年到今年10月的落日條款。為因應今年10月水利會長改為官派,行政院修正《農田水利法》草案,立法院並於今三讀通過,確立水利會組織規章,現有資產將納入作業基金管理、未來免徵收營業稅,且資產及負債將由國家概括承受。

    水利會改官制,難以避免被作為選舉拔樁之解讀。(圖/水利會官網)

    為什麼農田水利會改制爭議持續不間斷?

    首先說明一下農田水利會是什麼樣的民間組織。清朝時期就運作的農業組織,除了島內各地設有的區域性水利會,另有全島性的「農田水利會聯合會」。主要工作是水利事業的興辦、農業災害防治,以及其他農業政策或土地開發等事務。目前全台有17個水利會,會員約146.7萬人,灌溉管轄區有37.1萬公頃。



    水利會在台灣光復後,於1946年改組為人民團體,會長也改由農民(會員)選舉至今。簡單說,水利會主要掌控農業灌溉用水,換個說法,灌溉區水閘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少數人掌握著水利會的金流,也是滋養地方派系政治的沃土。再簡單換個說法,水利會長期屬於藍營大樁腳。



    雖然民進黨政府一直主張「水資源是全民資源,把全民資源管理提升到公務機關位階,是政府向人民負責任的作法」,不過,水利會資產據估算超過3000億元,且其中有許多是私人土地,民進黨的修法內容卻沒有對農民土地從私有變「公有」的補償措施,故而從《憲法》的高度來看,難免被詬病是執政當局強奪人民財產。



    且,水利會這個被賦予「公法人」特殊地位的農民自治團體,長期與政治沾染關係,也被視為是選舉動員的利器。事實上,國民黨執政時期就曾想將水利會長改成官派,民進黨則強力反對。如今藍綠立場互換,一個昨是今非,一個昨非今是,坦白說,誰都沒有正當性。而立法討論過程中,民進黨從水利會財產爭議,到相關子法配套一直都無法說服農民,更無法卸下「項莊舞劍,意在拔樁」的質疑。

    前民進黨大老黃金春、蘇煥智帶頭反對水利會改官制。(圖/讀者提供)

    前綠中常委砲轟:民進黨腐化到極點

    「反消滅水利會全國自救總會」今上午集聚立法院門口抗議,身為總會長的前民進黨中常委黃金春表示,自己過去60年來都在對抗國民黨,「沒想到今天要抗爭的是支持了一輩子的民進黨」,「原來權力會讓人腐化,好像共產黨一樣。」



    前民進黨籍台南縣長蘇煥智也痛批,該草案原定7月6日處理,民進黨卻突襲式提前闖關,「實在有夠鴨霸」;且選前口口聲聲說不會消滅水利會,選後卻變調,「是欺騙的政府」。民進黨立委黃世杰今上午也以行動支持自救會的抗議活動並表示,《農田水利法》的修法草案過於粗糙,自己不會支持。



    不過,也有包括宜蘭、新竹、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嘉南、高屏等14個農田水利會會長透過聯合聲明表態支持該法通過,認為水利會改制後,至少確保經費會百分之百充足,且未來水利會在執行公權利時,如處理水利地占用等問題較有保障;更重要是,透過法律規範下保障農民權益,能讓全國農業永續發展。

    李英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