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會諮詢委員蕭美琴連任花蓮立委失利後,近期轉到國安會負責對美關係,外傳有可能出任下一屆駐美國代表,但該人事令尚未發布。國民黨立委陳以信今(5月21日)卻提案要求蕭美琴於「下會期」赴立法院備詢。雖被當成「笑話」後撤案,陳以信仍不滿嗆賭「雞排」,反問「敢說(駐美)不是蕭美琴?」
陳以信以臨時提案方式,要求蕭美琴備詢,被當成「笑話」有兩個問題,
陳以信提案「未來官員」備詢,江啟臣也簽署。(圖/翻攝提案)
憲法》第67條規定,「立法院設各種委員會。各種委員會得邀請政府人員及社會上有關係人員到會備詢。」鑑於行政院應依《憲法》規定對立法院負責,故凡行政院各部會「首長」及其所屬公務員,除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不受外部干涉之人員外,於立法院各種委員會依《憲法》規定邀請到會備詢時,有應邀說明之義務。
但國家安全會議(國安會)是否需到立法院備詢,尚來爭議連連。不論在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時期,國安會秘書長出席立院會議比例極低,執政者總認為國安會只是總統決定國安大政方針的諮詢機關,僅是幕僚而非主管,且隸屬總統府而非行政院,不宜到立院備詢。若連首長都鮮少赴立院,國安會內的諮詢團隊-「諮詢委員」更是少有前例。
陳以信提案,要求蕭美琴赴立法院進行「對美工作」專案報告並備質詢,先不論《憲法》並未強制要求國安會一定得出席,該提案內容以「內定為下任駐美代表」為邀請理由,問題是,該人事案只是「內定」、只是傳言,在行政程序上並未完成,立院即使「得邀請」關係人員備詢,也非指「有權」強制要求。
立法院每年兩次會期,每一次會期開始前,會進行8個委員會的召集委員選舉,即是會議主席,有權安排會議討論主題。本會期法定開會時間將於5月底結束,9月開始又是新的會期,各立委也可能分屬不同委員會。因此陳以信「超越時空」預測未來之事,實在少見。
「駐美不是蕭美琴嗎?」陳以信嗆賭雞排。(圖/截取國會頻道)
陳以信以臨時提案的方式,要求蕭美琴備詢,該提案連署簽名者竟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民進黨立委林楚茵在臉書發文表示,新手難免出錯,但這樣的奇文,資深立委江啟臣也簽了。林楚茵酸,國民黨是「質詢未來官員」、「下一步是要質詢虛擬人物嗎?」綠委王定宇也諷,「政治操弄不要變成笑話好嗎?」
陳以信最後在本會期召委、國民黨立委呂玉玲勸說下撤案,但仍在臉書發文不滿地說,美國派任駐外新任大使前,國會山莊都會舉行聽證會一樣,「我國將有新任駐美代表,做為國家最重要駐外使節,請來立法院備詢難道不應該嗎?」
「有膽就來賭下任駐美代表不是蕭美琴!」陳以信認為,既然有人強辯未必是蕭美琴,「請問敢說不是蕭美琴的那位民進黨立委,敢不敢來對賭雞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