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憂鬱症就像跳電一樣」 專家點出患者遭污名化原因

    2019-04-15 15:10 / 作者 徐子晴

    2019年超夯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內容探討媒體與精神疾病的關係,引起熱烈討論。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憂鬱症列為2020年需重視的疾病第二名,據統計台灣有8.9%的人口罹患憂鬱症,亦即有超過200萬人受憂鬱症所苦,但專家卻指出,台灣社會對於憂鬱症的「病識感」卻遠遠不足。


    全國有200萬人受憂鬱症所苦。照片來源╱ryan melaugh from Flickr , CC0 Lisence

    國人用抗憂鬱劑人口增加 原因可能跟憂鬱症無關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指出,近年使用抗憂鬱劑比率增加,與經濟、政治等環境改變相關,民眾主觀壓力隨之增加,罹患憂鬱症民眾變多;另外一部分則是醫療技術進步,在治療頭痛、過動症等與精神疾病無關的症狀,醫生也會予以抗憂鬱劑治療。



    不過,諶立中說,很多民眾不清楚自己有憂鬱傾向,只發現自己頭痛、胸悶、失眠,於是求助家醫科、神經內科,醫生觀察到民眾有可能是心理症狀導致生理症狀產生,也會開抗憂鬱劑給民眾服用。



     

    憂鬱症就像身體跳電 台灣文化卻難以察覺心理不舒服

    隨著網路發達及媒體傳播,憂鬱症已非遠在天邊,而是近在眼前。為什麼台灣的民眾對憂鬱症仍普遍不了解,甚至是將憂鬱症患者視為洪水猛獸?諶立中說,憂鬱症的特性是有部分的生理症狀,例如食不下嚥、頭痛、胸悶、失眠等,但是東方文化卻讓我們比較在意「身體」的不舒服,卻忽略了心理的不舒服,「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有憂鬱症。」



    尤其是情緒較難以言語描述,相較於英文,中文意旨「憂鬱」的詞彙也較少,顯現中華文化對個人情感的壓抑。全世界憂鬱症的終身盛行率平均為15%,但台灣卻遠低於這個數字,在東南亞如日本、韓國等也出現一樣情況,推估可能是文化差異,亞洲人較難開口坦承自己有憂鬱的情緒,再加上情感較難以具體化描述,更難說出口。



    「憂鬱症就像跳電一樣。」諶立中形容,憂鬱症是一種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若是一段時間壓力太大,導致腦部內分泌嚴重失調,身體的「保險絲」燒壞,就會跳電關機,提醒你要先避開壓力來源,不換新的保險絲身體無法再運作;若忽略這樣的警訊,就會造成很大的問題。



    諶立中說,憂鬱症像感冒一樣,非常容易治療,就只是用藥的部位在腦部,和用藥在喉嚨、鼻子等感冒症狀一樣。即使是有自殺傾向的重鬱症,也有60%到70%的患者可透過服藥治癒,而最理想的治療方式則是透過用藥結合心理治療。不過,他也提醒民眾,部分患者是在經歷過壓力事件後,憂鬱症才發作,切莫認為自己「現在沒壓力」,就不可能生病。

    憂鬱症患者易遭污名化 病識感、媒體、語言都是其中一環

    社會上對憂鬱症等精神病患者充斥各種標籤,不僅讓憂鬱症病患在求學、工作上遇到不少困難,更導致出現身心症狀的潛在患者不敢就醫,不願承認自己生病了。諶立中分析,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台灣社會對於精神疾病了解不多,且大多偏向負面印象;再加上民眾對於自己的精神狀態認知不多,導致大家對於憂鬱症的「病識感」不足。



    諶立中舉例,像是過去鄭捷的案件,媒體過度炒作下,片段式資訊加深社會刻板印象和污名,導致政府對精神疾病去污名化的努力,只要在這樣一個案件就全部被打垮。



    諶立中坦言,目前社會對精神疾病的認識,恐怕還是處於「退步」的狀態,呼籲每個人都應該關心自己的情緒變化,當覺得自己連續一周陷入低落情緒,就應尋求協助。可以先和家人朋友談一談,若之後還是出現無法專心、失眠、吃不下、對事情失去興趣,甚至覺得不想活下去,這時候應該趕快尋求醫療的幫助。



    徐子晴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