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吃昆蟲拯救地球糧食危機?日本無印良品推「蟋蟀仙貝」銷售一空

    2020-06-22 14:47 / 作者 洪采姍

    隨著世界人口漸多,許多地區出現糧食危機,不少專家致力於研究新食物,為未來做準備。近來,日本無印良品便推出一款「蟋蟀仙貝」,並強調或將能拯救地球。


    日本無印良品推出「蟋蟀仙貝」。(圖片來源/MUJI JP)

    找尋「蛋白質」來源 無印良品與學者合作

    無印良品表示,2050年世界人口預計將達100億,屆時確保擁有「蛋白質」的食物來源是一大課題,因此「昆蟲」能否作為食物,成了專家研究的主要對象。



    為此,無印良品近年來致力於搜尋相關資訊,如拜訪昆蟲食品先驅國家荷蘭等,希望能解決未來的糧食及環境問題。



    這次,無印良品選擇和德島大學大學院助教渡邊孝人博士合作,開發蟋蟀食品。德島大學研究蟋蟀已有30年的歷史,渡邊孝人也從2016年便開始鑽研蟋蟀應用於食品上的可能性,主要分為「營養素、過敏原等安全性研究」及「批量供應的穩定性」這兩個領域。

    渡邊孝人博士。(圖片來源/MUJI JP)

    博士提供專業知識,無印良品則負責開發符合蟋蟀特性的原料、製造安全的食物,讓對「吃昆蟲」有疑慮的消費者能更加放心。

    吃昆蟲有什麼優點?

    事實上,昆蟲內含豐富的蛋白質,是許多動物的主要攝取來源,舉例來說,一百公克的蟋蟀就有60克蛋白質,其他如雞只有約23克、豬22克,牛則只含約21克。



    對環境的影響而言,昆蟲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及所需的水及食物,遠遠小於普通畜牧業,不僅成本較低,也較不會破壞環境。根據2013年糧農組織報告,生產1公斤蛋白質時,蟋蟀僅排放0.1公斤的溫室氣體,牛則會排放將近3公斤。



    之所以會選擇蟋蟀,除了上述兩個原因外,還有蟋蟀繁殖力強,且成長快速,一般只需35日即可變為成蟲;雖然蟋蟀主要食物來源為穀類,不過由於其為雜食性,因此也可以吃廚餘,減低浪費。

    蟋蟀所排放的溫室氣體較一般畜牧業少。(圖片來源/MUJI JP)

    無印良品強調,他們所使用的蟋蟀,皆為在安全且衛生的環境裡飼養,並非野生抓取,並透過溫度與溼度的調節,使蟋蟀能全年產卵,維持供量穩定性。

    吃起來有「蝦」味 甲殼類過敏者不宜食用

    「蝦是海洋的昆蟲,那麼蟋蟀就是陸地的蝦子。」無印良品表示,這款仙貝味道吃起來就像蝦餅,也因為含有甲殼類成分,因此若對蝦、蟹過敏的人不宜食用



    蟋蟀仙貝於五月底上市後,佳評如潮,不少網友買來嚐鮮,紛紛讚賞,有人表示仙貝十分酥脆,入口後則如粉狀融化,有種玉米澱粉的感覺;另外也有網友起初看見名稱有些害怕,不過衝著「鹹味如蝦」便買了,實際味道確實就像蝦子一樣。






    由於網路討論熱度高,甫上市便迅速完售,六月中曾補貨仍銷售一空,目前須待七月中旬於實體店面正式販售。

    資料來源:MUJI Japan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