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吃下有毒河豚「嘴麻」快就醫!醫師示警:螺、貝類及章魚也會有

    2023-11-29 11:16 / 作者 胡順惠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與臨床毒物部主治醫師何揚。胡順惠攝
    南投有一名廚師自行在家料理河豚,沒想到意外中毒身亡,食藥署今(11/29)日邀請專家進行衛教說明;台北榮總職業醫學與臨床毒物部主治醫師何揚提醒,河豚有30多種,大多數都有毒,且外觀難以辨識,毒素甚至比氫化鈉高上千倍,建議民眾吃到河豚肉後,10至45分鐘會陸續出現嘴麻、手麻質至四肢無力,建議只要出現「嘴麻」就要趕緊就醫。

    何揚表示,河豚大多數都有毒性,且從外觀難以辨識,因為其內臟含強烈神經性毒素,跟氫化鈉相比多出千倍,加熱烹調也無法破壞毒素,吃到有毒的河豚肉,10至45分鐘內,將陸續出現嘴麻、手麻、腳麻、四肢無力等,再出現頭痛、暈眩、嘔吐,甚至呼吸衰竭、死亡。

    何揚提醒,吃到有毒河豚後,沒有特別解毒劑,應盡快就醫,醫生採取支持性療法,針對特定症狀給予治療,最好的自保方式就是避免補助買來路不明的水產;他強調,貝類、章魚(如藍紋章魚)、螺類(如織紋螺)也都有可能殘留河豚毒素,國外都曾有報告,可能與食物鏈關係,都要小心。

    至於是否能自行使用食鹽水、牛奶解毒?何揚說,嘔吐過程有可能造成食物嗆到呼吸道,沒有建議自行催吐,建議儘快就醫。

    而食用後的黃金就醫時間,何揚提醒,毒性來得快去得也快,黃金治療時間為6至24小時內,也就是一天內得就醫,建議只要嘴麻就要就醫。
    胡順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