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藥駕」危險程度不輸酒駕! 北市衛生局喊話中央:盼入法訂罰則

    2023-09-25 11:29 / 作者 胡順惠
    台北市藥師公會今招開記者會呼籲國人重視藥駕。胡順惠攝
    經過多年修法及加強執法力度後,台灣民眾酒駕意識大幅提升,不過同樣會使人精神狀況不穩的「藥駕」則經常被忽略,如同道路上的隱形炸彈;北市衛生局局長陳彥元今(9/25)日指出,希望中央更加重視,將其入法訂定配套罰則。

    「酒駕」使無數個家庭心碎,過去幾年,在政府修法及大力取締之下,全民意識大大提升,酒精會影響駕駛人的精神狀況,使之無法安全駕車,藥物也同樣會影響駕駛人精神,甚至還會影響到五官,同樣增加行車危險性。

    《趨勢民意調查》發現多達3成5的駕駛,幾乎每週都會服用至少1種可能造成危險駕駛的藥物,引發潛在的交通危機,藥駕造成的交通危害比想像中更大。

    高雄曾有一名男子睡前忘記服用安眠藥,竟在上班開車出門前「補吃」,結果上路後突然睡著、直接衝撞並輾斃正在停等紅燈的無辜女騎士;新北某男子在住處服用安眠藥後,竟無照開車上路,行經某街道追撞騎士,使其不治身亡。

    北市聯醫藥劑部臨床藥學組主任鮑俊蓓表示,事故傷害造成的死亡排名第6名,其中運輸事故排名居首,台灣只重視酒後不開車,但常規治療用藥會影響中樞神經,應該更加重視。

    目前影響交通安全藥物分成3級,第一級為「請小心」,駕駛前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包括降血壓藥物、止痛藥、可待因(<20mg)、止咳感冒藥;第二級為「應非常小心」,駕駛前應尋求專業醫療評估,包括抗憂鬱藥、麻醉劑、解痙藥、部分降血糖藥物;第三級為「危險」,服用後請勿駕駛,包括部分特定抗精神病藥、安眠藥及Z-藥物、部分特定抗焦慮藥、散瞳劑、部分特定肌肉鬆弛劑。

    不過藥駕不如酒駕,尚未納入法規,就無法訂定裁罰基準,陳彥元表示,藥物分級制度可先透過宣導,如果只有地方政府層級有法規還不夠完美,希望慢慢可以擴展到全國,中央制定配套罰則。

    民眾可以怎樣了解自身用藥的副作用?陳彥元說,台北市有社區藥師制度,長期醫療機構裡面都有藥師,都可以作為諮詢窗口。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指出,台灣人最常使用的肌肉鬆弛劑容易造成嗜睡,高血壓用藥也會造成耳鳴、頭暈,每個人副作用不一樣,台灣使用慢性病約6百萬人,代表許多人使用藥物後開車比例相當高,能否訂定相關罰則,呼籲政府重視。

    北市聯醫總院長蕭勝煌坦言,這是高難度挑戰,在以往神經外科研究時,有藥到一些交通資料,發現許多人前一天晚上喝酒以為隔天沒事,但因為代謝不一樣,可能仍有酒精殘留;藥物也是,許多人因為隔天要做很多事,前1天必須服用安眠藥輔助入眠,因為藥物動力學每個人代謝速度不一樣,因此挑戰相當大。
    胡順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