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尿泡、尿液顏色異常該擔心?醫揭「4病態」揪蛋白尿保腎

    2024-05-26 07:00 / 作者 施書瑜
    尿泡、尿液顏色異常該擔心?醫揭「4病態」揪蛋白尿保腎。成大醫院提供
    尿液的外觀反映部份身體狀況,若出現尿泡或發現尿液顏色異常等情況,可能隱含身體問題,醫師表示,作用正常的腎臟會攔截和再吸收蛋白質,尿液幾乎不會有蛋白質,若出現4病態狀況,尿液就可能出現蛋白,長期尿蛋白會導致腎臟受損、腎功能下降甚至洗腎。

    成大醫院腎臟科醫師凌采絜表示,尿液的外觀反映了部份的身體狀況,作用正常的腎臟會攔截和再吸收蛋白質,尿液幾乎不會有蛋白質,若尿液出現泡泡或顏色異常等情況,可能隱含潛在的身體問題,應盡快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她也提醒若尿液出現4病態狀況,尿液可能出現蛋白。

    腎絲球過濾屏障異常:腎絲球疾病導致大量蛋白質由尿液流失,伴隨水腫,通常需要腎臟切片確定診斷,可視情況使用免疫抑制藥物治療。

    血中蛋白過多:體內產生蛋白的量超過腎小管再吸收的極限而漏出,例如多發性骨髓瘤。

    腎小管再吸收功能異常:先天或後天的疾病導致腎小管異常。

    泌尿道產生免疫球蛋白:感染或結石時,尿路分泌少量蛋白至尿液中。

    凌采絜說明,長期尿蛋白會導致腎臟受損、腎功能下降甚至洗腎,低白蛋白血症、水腫、血脂異常導致心血管事件風險上升,營養流失、免疫力下降導致感染,過度凝血導致血栓栓塞疾病發生,比如腎靜脈栓塞、深層靜脈栓塞或肺栓塞。

    凌采絜進一步指出,除了尿泡,尿液顏色異常也是需要關注的重要警訊,當尿液顏色轉變為紅色、橘色、棕色,甚至如可樂般的暗黑色,可能原因為血尿、橫紋肌溶解症、溶血、黃疸、特定食物(如火龍果、甜菜根)或藥物造成。

    凌采絜說明,血尿來源可分為腎絲球或尿路系統,腎臟產生尿液後經過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排出體外,一路上若有感染、結石或腫瘤,就可能出血形成血尿;腎絲球出血造成的血尿,通常伴隨高血壓和腎功能惡化,原因可能是自體免疫疾病、腎絲球腎炎、血管炎等,需進行腎臟切片確定診斷,再對症下藥。

    凌采絜提醒遠離腎臟病,由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做起,建議在體能和身體狀況允許情況下,每週進行150分鐘以上中、強度的運動,並且注意飲食均衡,避免大魚大肉,增加蔬果的比例,選擇原型食物,另也應少吃重鹹、重口味的食物,避免零食、醬料、加工肉類和醃漬食物,以及戒除抽菸習慣。
    施書瑜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