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新冠肺炎的衝擊,德國政壇在「後梅克爾時代」不但可能結束基民盟長期執政,改由目前深受年輕人支持的環保政黨德國綠黨組成聯合政府;民間也因自行車可保持社交距離與低碳排,德國人使用自行車的頻率正在快速攀升。綜觀德國政治與民生都離不開「環保」,德國政府日前通過《國家自行車交通計劃3.0》,一方面旨向今秋選舉的選民訴諸誠意,同時使德國躍升自行車大國,讓2030年減少約4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德媒日前在柏林進行街訪,目前執政的基民盟與社民黨候選人,都難以獲得年輕人支持,除了年紀是一個原因之外,年輕人很難相信目前的執政政府延續下去,有辦法徹底解決德國持續開採褐媒發電的問題。而這也導致年輕族群反映在民調上,較傾向支持關注環保的綠黨候選人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
據德國自行車產業聯盟數據顯示,目前德國自行車現有量約為7800萬輛,約80%的家庭擁有至少1輛自行車,30%的家庭擁有3輛或以上自行車。因疫情影響,2020年德國自行車銷量同比增長約17%,突破500萬輛,銷售額達64.4億歐元,自行車使用在德國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由於自行車的使用率提高有助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德國日前通過《國家自行車交通計劃3.0》,對德國2030年前的自行車交通發展制定了具體規劃,包括在全國建立更多更完善的自行車道路網;在城市運輸和經濟領域增加載貨自行車的使用,提高自行車和公共交通方式的結合度等規劃。
根據計劃,到2030年德國人均每年騎行次數將從2017年的120次提高到180次,平均距離從3.7公里增加到6公里。如果達成這一目標,每年可減少300萬至4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這對德國實現環境政策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政府也向選民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誠意。
德國聯邦政府統計,德國約有11%的人口騎自行車通勤。但與鄰國相較,促使德國人踴躍騎自行車不但有可能,還很有潛力,例如丹麥約有18%的人口使用自行車交通;而在荷蘭這一比例甚至更高,大約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