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鼓勵生育政策再多也不生 中國年輕人:哪個專家能幫忙付教育費

    2023-12-22 13:01 / 作者 國際中心
    中國北京醫院外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來看病。路透社
    中國的少子化問題嚴峻,生育率甚至低於日本。中國官方祭出各項政策鼓勵生育,卻仍然無法發揮功效。美國之音最近訪問多名中國年輕人,想了解他們為何不想生養孩子?一名新婚女性直言,在中國的教育費太高,任何專家都無法解決父母因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望而產生的龐大經濟負擔。

    來自北京的李朵朵向美國之音表示,她和同樣是90後的丈夫於今年2月結婚。兩人在結婚前認真考慮是否要升孩子,但經過仔細考量後,兩人決定成為頂客族。

    李朵朵說,她和丈夫的月薪總合約為2萬人民幣(約8.7萬台幣),在北京收入不算高。她說:「孩子的成本太高,從幼稚園開始,考慮到私立能學外語和更多東西、開闊眼界,比公立好,是不是要上私立?到了小學,想上哪個區,是不是要舉全家之力買學區房?為了考試,在校教育的那些東西,能不能足以應付考試?如果不能,是不是要去上課外班?現在小孩的輔導班,一個月沒有幾萬塊錢根本下不來,除了文化課、還有興趣班、體能班……寒假暑假大人上班不能管孩子,要送託管班。孩子長大後要考慮他的學校和專業,這些問題哪個專家能解決?」

    李朵朵指出,一旦孩子出生,就必須對他負責,盡全力照顧他,這是做母親控制不了的事情。她說:「作為父母,你會控制不住想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考慮他的未來,專業是否合適,以及選什麼樣的大學。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我們無法承受養孩子所帶來的種種後果,只能放棄要孩子的念頭。」

    在深圳工作的00後張振陽說,他願意結婚,但若不能給孩子良好物質環境,就不會想生小孩。他表示,自己出生於農村,父母為了讓他和姊姊過好日子而出外工作,但姐姐18歲就嫁人,自己在大學畢業後也只能在工廠打工,「你傾注心血培養出來的孩子,畢業後卻只能在工廠做辛苦的工作,辛辛苦苦一個月3000塊錢,你能接受嗎?我不能接受,我和我的父母都不能接受,這種內心的失落」。

    張振陽說,如果他有了孩子,勢必會想要給他各種資源以彌補自己童年的不足,但這麼做代價太大:「我期望孩子得到好的資源,但又擔心孩子從小活在世界的中心,父母圍著他轉,養尊處優、覺得自己是生活的主人,而在畢業後的就業環境中,如果找不到好的工作,會導致他再也脫不掉‘孔乙己的長衫’,放不下自己的臉面。」

    住在東北的趙騰有一個7歲大的兒子,不會再生小孩的原因也是與經濟有關。他說:「我周圍經濟條件中等偏下的人都不會再生,主要原因是經濟問題。生孩子結婚要準備房子、車子,從生下來就得上各種課外班,得不斷往裡塞錢。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很嚴重,吃的喝的都可能有問題,小孩子看病也需要錢,有時候生病經濟能承受,但看病要排隊,醫療資源跟不上,人太多了」

    他還說:「國家總是說問題在解決中,但實際效果並不明顯。在二三線城市,工資根本不夠花。工資不增加,而通貨膨脹每年都在增長,不漲工資漲物價,有了孩子以後,基本上掙多少花多少,有時候還要依賴父母的時間和經濟支持,哪還有能力負擔二胎?」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