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彭博:內部分歧加上官僚礙事 德總理蕭茲的綠能大夢漸失光環

    2023-09-16 15:36 / 作者 國際中心
    德國總理蕭茲13日在柏林出席內閣會議。路透社
    彭博新聞一篇分析指出,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正努力推動綠能轉型,為接下來十年的德國經濟注入動力。

    不過如今四年執政走到一半,蕭茲主張激進減少碳排放、加速經濟成長的政策,看起來將無法達標。

    德國的經濟困境因為全球市場需求衰退和能源危機雪上加霜,也讓蕭茲執政更加困難。但是彭博新聞認為,蕭茲本身也是問題,常常對能影響政策的投資人傳達矛盾的訊息。

    蕭茲的執政黨稍早嚐到選舉敗績,引發執政聯盟內各黨派的內鬥後,開始無法提出清楚的路線,反而是看著輿論對於他的計畫的主要部分爭論不休。

    綠色和平組織7日抗議德國穆克蘭港興建液態天然氣管道。路透社


    歐洲最大保險集團安聯(Allianz SE Group)資深經濟學家格勒施爾(Jasmin Groeschl)表示,「永遠這樣來來回回,就是個問題」,「執政聯盟近幾個月吵得很兇,有很多不同的矛盾意見,讓民眾不確定,也讓企業不確定,導致投資減少」。

    蕭茲責怪繁文縟節阻止了他的雄心壯志,這也凸顯他的計畫缺少動力,而這可能是歐洲領先全球對抗加速的氣候變遷的重要計畫之一。

    在世紀秩序變動、烏克蘭戰爭激烈之際,蕭茲的立場游移讓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 for Germany)獲得更多支持。

    自民黨的蕭茲在2011年底上台時,與綠黨和自由民主黨組成的三方執政聯盟,看起來充滿希望,如今顯得抑鬱,有志難伸,前後簡直是天壤之別。

    執政聯盟當時承諾要在2045年以前,達到氣候變遷中和,還會出現類似西德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新的經濟奇蹟。

    蕭茲在3月份接受訪談時表示,「由於氣候保護的大型投資,德國一些時候會出現我們上一次在1960年代和1960年代看到的成長率」。

    不過事過六個月,德國陷入困境。歐盟週一(9/11)發布針對德國的經濟預測,在2023年經濟萎縮0.4%,是其他預測裡面最糟糕的數字。德國官員現在也在私下預期會有類似的結果。

    德國化學工業的遊說團體本週也說,所有的數據顯示,無論是生產、價格和營業額,第二季的表現都很弱,預期接下來還會更惡化。

    中國經濟走弱當然是因素之一,衝擊德國以出口為主的製造業基礎。這也讓選民開始關注經濟問題,開始質疑蕭茲承諾綠能轉型能帶來的國內經濟成長。

    雖然現在預測長期政策的結果還言之過早,但是第一階段的確很糟糕。根據德國公共廣播ARD最近民調顯示,僅19%民眾對蕭茲政府感到滿意,不滿意的高達79%

    少提「能源轉型」反而是好事
    一名不願具名的社會民主黨高層官員表示,人們甚至開始對「能源轉型」這個詞很敏感,如果蕭茲能少用這個詞,事情還會好一點。

    然而,執政失能讓事情變得更糟。綠黨出身的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四月提議,禁止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鍋爐,由於親商的自由民主黨激烈反對該提議,一場內部風暴隨之而來。

    最後哈柏克只好被迫淡化這項提議,讓民眾有更多時間更新系統。如此一來,能減少的碳排放,只能達到最初設定目標的四分之三。經濟學家格勒施爾認為,「企業如果知道未來會維持這樣的政策,知道這是可靠的,就會對綠能轉型投資更多」,「但是他們沒有這樣的保證」。

    蕭茲本人則是責怪繁文縟節導致推動緩慢,這個月開始呼籲減少聯邦、邦和市層級的規定,甚至呼籲反對黨議員出手幫忙,這在許多評論家看來,更顯絕望。

    德國反對黨領袖,基民黨主席麥茲(Friedrich Merz)反駁,「大多數的民眾不支持你的氣候政策了」。

    另一個導致成長和投資停步的原因是能源成本。今年的能源成本雖然比去年低,但是天然氣和電的價格仍然是跟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前的二至三倍。

    當然,能源轉型有一天可以保護德國免於地緣政治對於化石燃料供應的衝擊,以及俄國等國帶來的政治壓力,不過眼前政府最頭痛的問題就是這會威脅企業出走。

    哈柏克希望能用政府補助,協助能源密集的企業,順利轉型成為零碳的生產,但是蕭茲和自民黨的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又自己打臉,曾一開始就阻撓這個計畫,認爲這缺乏經濟考量。

    蕭茲反而加提了一項法案,讓內閣在7月通過2120億歐元的氣候與轉型資金。

    有些經濟學家表示,更令人擔心的是,這缺乏全面透徹思考的計畫。

    德國經濟學專家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Experts)成員格林姆(Veronika Grimm)認為,「政府這裡走錯路了」,「他們試圖用補貼來維持現狀,這根本不管用」。該委員會主張國家需要更激進的政策,像是開放市場。

    格林姆表示,支持更多進口紓解國內市場的壓力,更注重碳排放的交易、投資基礎建設,以及加速氫能生產,同時簽訂貿易協議,確保能有更多的供應來源。

    蕭茲政府這個月會在柏林附近的梅塞堡(Meseberg)舉行兩天會議,本預期能為經濟困境找出新的解方,但最後毫無新意。

    不過,與會的德國資產管理公司DWS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莫利森(Martin Moryson)仍然抱持樂觀,堅持德國經濟在面對危機時,具有不可思議的韌性,現在就認為德國未來無法成歐洲成長的領頭羊,還言之過早。

    他說,「政府清楚認知在梅塞堡計畫中,挑戰是要瓦解國家的官僚制度」,「我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會有改善」。

    德國經濟目前在經濟收縮邊緣,蕭茲試圖說服選民,堅持他和選民都能透過國家運行的方式,來承擔這份挫折感。他說,「德國人厭倦了停滯不前」,「我也是」。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