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專家:一胎化、新生兒銳減使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2023-08-20 15:16 / 作者 陳家齊
嬰兒示意圖。取自Unsplash
中國經濟近來連環爆出嚴重警訊,普遍共識是必須提振中國長期偏低的內需與居民收入。知名中國人口專家,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研究員易富賢在美國之音網站發表評論文章說,當年的一胎化是造就中國內需結構性低迷的原因,如今年輕人不婚不生,也將繼續讓內需無法提振。

孩童比率低,內需就低

文中,易富賢說:「獨生子女政策重塑了中國的經濟。」他說,在1980年實行獨生子女(一胎化)政策,本身就種下了今日青年人就業困難的原因,因為這個政策造成內部消費下降。他表示,兒童本身就是經濟希望,父母都願意為孩子花錢,孩子是刺激內需、刺激消費的重要動力。因此他認為,0-14歲孩童所占人口比率愈高,愈能促進消費。但一胎化政策實行下,0-14歲孩童所占人口比率,從1980年的33%,降到目前2023年的13%。

這種孩童比例極低,勞動年齡人口比例拉高的狀況,一些人視之為「人口紅利」,即工作的人多、要扶養的人少。但是易富賢指出,這種狀況的另一面就是「勞動力過剩」,導致薪資普遍壓低,一般民眾收入不足,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他估計若是以內需市場來計算,中國目前仍有超過1億人的「過剩勞動力」,需要靠出口產業吸收。一旦出口有問題,就業就會出現大問題。這形成中國目前一方面人口已在負成長,一方面年輕大學畢業生卻也普遍高成低就的情況。

中國家戶消費水準遠低於國際平均

而儘管中國已經解除一胎化政策,陸續開放二胎甚至現在鼓勵生三胎,當初一胎化政策30多年造成的人口結構趨勢仍在持續。一胎化促使中國家戶消費水準,在2011到2020年的10年中,僅佔GDP的37%,遠低於一般國家水準,也是內需衰弱的具體證明。以其他類似中國的中等收入國家來講,居民消費佔GDP平均是61%,而與中國同樣是人口大國的印度,這個比率也有59%。

內需結構性不振,造成青年就業困難,經濟看不到希望,結婚與生育的意願就更低落。而現在,當初一胎化實行時處於壯年的這批中國民眾,現在也開始進入退休年齡,需要扶養。一胎化政策下出生的這批中國年輕人又要面對扶養壓力,內外交逼。

內需低使服務業就業機會低,壓縮青年人就業空間

易富賢說,內需不振導致中國服務業只能提供48%的就業機會,而人人搶上大學的獨生子女一代,也多半只願意進入服務業,不願投入製造業,這讓年輕人的就業空間進一步惡化。而像是美國等富裕國家,服務業提供70%的就業機會。

他比喻說,中國好像住在一間公設吃掉52%、實際居住空間僅48%的房子,住起來很彆屈。美國人住的房子則像是公設占30%、居住空間有70%的寬敞狀況。以前是靠出口吸收就業人口,就像是向歐美「租房子」容納過剩勞動力,現在中國與歐美關係不斷惡化,別人房子不租了,中國人就只能回到狹窄的內需就業市場內,又擠又痛苦,更不可能生小孩。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