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傭兵造反】中國反應低調 專家:擔憂與俄結盟弊大於利

    2023-06-28 08:19 / 作者 國際中心
    2023年3月21日,俄國總統普丁(右)在克宮招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路透社
    俄羅斯華格納傭兵集團週末發動武裝叛亂,雖迅速落幕,但俄國總統普丁威信掃地,而盟友中國反應平淡。美聯社27日一篇文章指出,中國的低調反應,是在掩蓋其對於華格納造反影響俄烏戰爭、及全球力量平衡的不安情緒。

    美聯社報導,中共稱華格納傭兵叛亂是俄羅斯內部事務,並強調對俄羅斯的支持;一些中國觀察家則說,華格納造反事件迅速結束,顯示西方在渲染「俄羅斯內部衝突」的言論有多誇張,普丁的政權仍然穩固。

    報導稱,雖然中國對於華格納叛亂也沒能多做什麼,但這次風波仍讓中國加深了對於俄烏戰爭的焦慮;中國對俄烏戰爭看似保持中立,實際向傾向維護俄羅斯,兩國頻繁聯合軍演和高層交流。中國設法在與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關係維持一種微妙平衡,因為認為俄歐對於中國在抗衡美國的的過程中都很重要。

    這種微妙平衡的立場仍然持續,但美聯社指出,近幾個月來對學者和外交人員的採訪顯示,中國政府顧問私下對俄羅斯表達越來越多不滿,認為中國被俄羅斯的冒險行為拖累;有些人比喻,這有點像是中國與北韓的關係,北韓高層有時候一些不穩定的行為也會激怒中國,但仍仰賴中國經濟援助和外交支持。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中國政治外交政策專家金(Patricia M. Kim)認為,華格納傭兵叛亂可能讓人懷疑「中國選定與俄羅斯、尤其是與普丁成為親密盟友,是否為正確之舉」;金認為,中國領導層現在一定很擔心,與俄結盟的淨效益其實是負的,而不是利大於弊。

    中國軍事學者則對俄羅斯在戰爭中表現不佳感到擔憂,也對深受蘇聯影響的中國軍事結構也產生質疑。一些人也認為,中國正密切關注西方對俄羅斯祭出的制裁,推算未來若封鎖、入侵或脅迫台灣時可能引發的後果。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俄羅斯歐亞中心主任陳寒士(Alexander Gabuev)說,有鑑於俄羅斯近期的狀況,「中國意識到這個體系比他們想像中更脆弱,普丁比他們期望中更沒用;中國對此無能為力,也是導致他們感到挫敗的原因之一」。

    中國近月以來展開外交行動,把自己定位為中立的調停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赴俄與普丁會面,也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中國發表了12點和平方案。報導指出,就連中國專家也私下承認,中國政府的提議根本不切實際。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呼籲和平談判,真正鎖定的目標觀眾群是歐洲,為了讓歐洲相信中國是誠心誠意希望停戰、防止中歐關係惡化。中國官員對於美國試圖把中國抹成「普丁同路人」感到憤怒,認為這是企圖分化歐洲與中國的關係。

    總部在北京的「中國與全球化智庫」(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主席王輝耀(Henry Wang Huiyao)說,不是中國想要與俄羅斯走得更近,「是美國逼得中國不得不這麼做」。

    美聯社稱,雖然中國可能是不得不,但中俄對美國有共同的不滿,中俄官員都是受到美國寄出的旅行和金融制裁,也對美軍主導的軍事聯盟保持警戒。中國外交政策專家擔憂,俄烏戰爭重振了北約、及美國與歐洲國家的盟友關係,也擔憂這可能會促使美國在東亞的聯盟產生變動。

    美聯社引述3名知情人士說法,中國軍事專家私下詢問西方外交官,北約是否真的要在日本設立聯絡處,擔憂這可能代表北約在東亞擴張。

    俄羅斯若發生內戰或政大政治衝突,將會影響到中俄關係,尤其是習近平寄望中俄聯手挑戰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上海政法學院歐亞研究所所長李新說,歷史上,「美國從來不信任俄羅斯,向來企圖把俄羅斯分解成一個個小國,對美國而言,中俄就是他們的主要威脅」。
    國際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