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失聯鐵達尼探勘艇早有危險?吹哨者5年前揭船身瑕疵後被開除

    2023-06-21 15:39 / 作者 莊蕙嘉
    由OceanGate Expeditions公司營運的深海探索潛水器「泰坦號」失聯。路透社 鐵達尼
    美國科學探勘潛艇「泰坦號」18日在搜索沉船鐵達尼號的過程中失聯,迄今尚未尋獲。美國海岸防衛隊20日表示,在搜索之海域聽到「砰砰」聲傳出,正嘗試定位聲音來源並確認是否為失聯的泰坦號所發出。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參與搜救的一架加拿大偵察機在相關海域附近聽到「砰砰」聲,約每30分鐘會發出一波,且持續了4小時以上,這個訊息令搜救團隊大為振奮。

    泰坦號內載有5名專家,艙內氧氣將在美東時間22日上午6時(台灣下午6時)耗盡,救援工作刻不容緩。然而美國媒體報導,泰坦號製造過程有瑕疵,恐影響潛航安全,但揭露這項缺失的「吹哨者」員工卻被解雇。

    美國「內幕新聞」(Insider)和「新共和」(New Republic)報導,2018年1月,在泰坦號母公司「海洋之門」(OceanGate)工作的羅克里奇(David Lochridge),向公司管理高層提交一份措詞嚴厲的品管報告,指出泰坦號的碳纖維船殼可能有問題。

    但羅克里奇不久後就被解雇,甚至被海洋之門以違反雇用合約中的智慧財產權規定而告上法院。羅克里奇主張,他在公司內已多次指出,船身製造過程的瑕疵可能將對未來的搭乘人員構成安全風險,但皆被忽視,因此決定寫成公開文件,遞交給包括創辦人兼執行長羅許(Stockton Rush)在內的公司高層。羅許是搭上泰坦號的5名專家之一。

    在羅克里奇的「吹哨」報告中,他指出碳纖維雖是輕量且強韌的高科技材質,但是供應商「史賓塞合成材料」(Spencer Composites)提供給海洋之門的碳纖維已有肉眼可見的瑕疵,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瑕疵,可能在下潛後因壓力的變化而迅速擴大為致命裂縫。

    此外,他指出船艙內使用非抗火材料也有危險。

    報告交出隔天,羅克里奇被叫到高層會議室,他激烈表示在沒有進行全船掃描前不會批准任何載人測試,公司拒絕,堅持依靠「水下聲學監測」系統便萬無一失。會議結束後羅克里奇被即刻解雇,警衛送他離開辦公室。

    海洋之門2018年6月對羅克里奇提告,指他外洩業務機密給「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及另2名個人,且涉嫌詐欺與捏造不實資訊。官司在同年11月和解,兩造皆未回應置評要求。

    之後泰坦號進行數次成功測試,包括曾在巴哈馬成功下潛至4000公尺。不過在2020年1月的一份報告中,羅許承認船身出現「重複性材料疲勞」狀況,因此將下潛深度縮至3000公尺,並在2020至2021年進行數次船殼整修。
    莊蕙嘉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