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俄國的「戰術核武」威脅是什麼?可能比廣島、長崎的原子彈還要巨大

    2022-09-26 20:48 / 作者 陳家齊

    在烏克蘭連吃敗仗的俄國總統普丁,最近一再示意威脅可能動用核武。普丁威脅使用的應是威力較小的「戰術核武」,但就算這種核彈威力較小,卻還是有可能比當年美國投在廣島、長崎的兩顆原子彈造成更大的傷亡,還有引發失控核戰的風險。




    圖片
    美軍B61戰術核彈的外殼。路透社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長年關注核武問題的美國科學家聯盟(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估計,俄國目前擁有的4,477枚核彈頭中,有大約1,900枚是所謂的「非戰略性核武」,也就是「戰術核武」,俄國可以動用的這種核彈存量相當龐大。



    之所以稱為「戰術核武」,是與威力更大的「戰略核武」做比較而得到的稱呼。俄國戰術核武的威力,換算成黃色炸藥威力的「當量」,約是在10到100千噸(kiloton,kt)之間。相較之下,俄國「戰略核武」的威力當量,是在500到800千噸之間。



    這種威力較小的核彈,是用來摧毀像是海上艦隊、陸上裝甲師這類的直接軍事戰術目標,所以稱為戰術核武。威力龐大的戰略核武,則是用來毀滅敵方城市、大規模殺害敵方人口、摧毀敵方國力的「戰略」武器。



    但是俄國的戰術核武威力還是很大,也足以摧毀城市。美國在長崎與廣島投下的兩枚核彈,其威力當量,大約也就是15到21千噸。這兩顆原子彈拿到今天,也會被歸類成戰術核武,然而這兩枚原子彈當年爆炸時,各造成7萬人與3.5萬人當場死亡。



    美國前國防部長馬提斯將軍(James Mattis)就曾在2018年於國會作證時說,他認為核彈就是核彈,沒有分什麼戰術核武還是戰略核武。



    俄國之所以有這麼龐大的戰術核武,是繼承自蘇聯而來,因為蘇聯當年的作戰計畫,是考慮用較小的核彈進行轟炸打開戰線缺口,讓蘇聯與華沙公約部隊的裝甲洪流,在核生化防護裝備的保護下,迅速突穿,一路打到法國海岸。



    同樣地,當時與華沙公約對陣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也是把戰術核武當成一種「威力更大的炸彈」來對待,可以用來投向進擊中的蘇聯與華約裝甲洪流,抵銷北約部隊人數較少的劣勢。



    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就批評,這種把戰術核武當成類似普通炸彈的模糊性看待,使核戰更容易發生。各方都有誘因更為輕易地使用「戰術核武」,但此舉極可能引發「戰略核武」的反擊,甚至演變成全球核戰末日。



    憂思科學家聯盟引述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指出,假設在歐洲發生投下戰術核彈的戰爭,很快就會失控擴大,演變成至少9,000萬人死亡的大規模核戰。



    今日的歐洲發生核戰,危害也將比當年長崎與廣島的原子彈轟炸更嚴重。這一方面是現今的戰術核武往往威力比當年的原子彈還大,一方面是歐洲人口稠密,鄰接地帶遼闊,核彈投下的放射性落塵會傷害到更多平民,不像孤懸在海中的日本。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