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國連續17年美國最大進口國紀錄中斷 寶座被這國搶走

    2024-01-11 10:09 / 作者 林宜萱
    2023年12月27日,一艘貨櫃船駛過中國福建省廈門港。美聯社
    美中關係緊張導致全球貿易鍊重塑,自2006年以來,中國一直是美國最大進口來源,不過極可能在2023年統計中失去這個寶座,被墨西哥超越。

    《日經亞洲》11日報導,據美國商務部本週公布數據,去年1至11月,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額同比大減逾20%,中國佔美國進口額當中的13.9%,是2004年來占比最低的一次,更低於2017年創下的逾21%高峰。而美國對中國出口額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

    去年前11個月,美國從墨西哥進口的商品總額創下歷史新高,墨西哥佔美國進口總額超過15%,自2000年後首度回到冠軍寶座。

    來自歐盟的進口額也創下同期歷史新高。美國今年從東南亞國協進口量有所減少,但仍是有史以來第二高,而且東南亞國協在美國進口總額的佔比已較10年前翻了一倍。

    去年美國升值,日本自己以日圓計算的出口額有所提高,但以美國而言,日本佔其進口額仍低於5%。日本廠商自2000年起增加在美國設廠生產,因此來自日本的進口額已比當年減少了一半以上。

    美國正在打造消費性電子產品等民間消費的多元供應鏈,過去,這些產品很大程度仰賴中國。去年,從中國進口的智慧型手機減少了10%左右,而從印度進口的智慧型手機則增加了4倍;從中國進口的筆電減少約30%,但從越南進口的則增加了3倍。

    美國拜登政府推動「友岸外包」,將供應鏈維持在價值觀相近的盟國和夥伴國家內。拜登政府也延續川普政府的關稅策略,繼續對價值37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後,美國對中國採取了貿易合作,部分原因是看中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川普政府時期開始擔憂中國崛起、中國廉價商品對美國製造業的影響,於是採取強硬立場。而今拜登政府在考慮提高電動車、太陽能設備、成熟半導體等產品關稅,預計今年上半年做出決定。

    不過,中國企業也有因應方式。一些中國企業選擇到墨西哥、加拿大投資設廠,例如中國海信集團一間斥資2.6億美元在墨西哥設的廠2022年已開始量產冰箱和其他電器;中國江淮汽車也在墨西哥設立組裝廠,上海汽車集團也打算跟進。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研究員葛蘭姆(Niels Graham)表示,美國從墨西哥、越南等一些國家的進口量增加,但其中一些是充其量只是洗產地,不是美國真正想透過友岸外包政策獲得的新供應鏈,因為它們仍都出自中國製造商,只是在那裡組裝。

    中國也亟欲減少對美國出口的依賴,希望提高人民幣在國際支付體系中的地位,已開始和俄羅斯、中東、南美洲一些國家使用人民幣交易。2023年1至11月,中國對俄羅斯出口同比成長逾50%,創下全年新高。

    據中國海關數據,中國汽車去年1至11月出口成長60%。物流業消息人士,中國去年出口的車大部分是燃油車,因國內需求疲軟,可以低價賣去中東和非洲。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