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6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上漲幅度超過預期,企業繼續面臨強大的通膨壓力,不過造成這波漲幅的大宗商品價格,近期已開始出現回落緩解跡象。
美國勞工部14日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份最終需求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1.3%,與前一個月相比上升1.1%。此外,5月份數據也被向上修正。6月PPI升幅中的四分之三來自大宗商品,尤其是能源。
扣除價格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分的所謂核心PPI,比前一個月上漲0.4%,比一年前上漲8.2%。
這項通膨數據高出分析師預期。接受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的預測中值為,整體PPI比一年前上漲10.7%,比一個月前成長0.8%。
雖然這些數字顯示出持續的成本壓力,但隨著大宗商品價格因投資者對需求前景的擔憂而回落,生產商的壓力正開始有所緩解。在過去幾周裡,食品、工業原物料及原油價格指標全都大幅下跌。
然而,民眾感受的通膨壓力可能需要數月時間才會出現緩和。13日的數據顯示,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同期上漲9.1%,創四十年來最快。零售汽油和食品價格或許會下降,但租金等許多服務價格可能會在更長時間內維持高點。
能源價格推動了6月份PPI的上升。當月能源價格比前一個月上漲10%,其中汽油價格上漲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