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市場預期美國6月不升息 學者:這2大因素讓央行停止步伐

    2023-06-11 07:40 / 作者 徐筱嵐
    美債違約危機落幕,市場把目光移回美國聯準會(Fed)的利率政策,由於幾項經濟數據都呈現好轉,預期Fed下週不升息機率高。路透社
    美債危機違約落幕,美股開出慶祝行情,市場關注焦點重回美國聯準會(Fed)的利率決策。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認為,從美國的幾項重要數據來看,經濟衰退將呈現軟著陸,預期Fed下週不升息機率高,但通膨預期恐讓Fed的決策,在7月又出現變數;而我國經濟成長今年在「保2」邊緣徘徊,又下半年物價回穩,即便9月再一波調整電價,對CPI影響不高,「央行有機會不再升息」。

    美國勞工部6/2公布,5月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33.9萬人,就業成長優於市場預期,連續第29個月呈現正成長,顯示勞動市場依舊活絡,雖然失業率微幅攀升至3.7%,但接近54年來的最低點。

    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分析Fed和我國央行升息的可能面向。資料照

    美國經濟衰退將軟著陸 正面消息有助Fed不升息

    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受訪時分析,從美國勞工部公布的非農就業人口跟失業率來看,不僅比市場預期來得好,加上銀行業動盪的情勢改善,以及美債危機解除,也讓市場看待美國經濟衰退的疑慮下滑,原本預估是硬著陸,但「現在看起來是軟著陸」。

    觀察美國整體經濟情況,吳孟道認為,現在是平衡的狀態,而升息取決於2大要素,一是經濟情況是否好到能夠升息?儘管非農就業人口數具表現佳,失業率仍在低檔,但Fed去年3月起連續升息20碼,聯邦基金利率(Fed Funds)已調高5%至5.25%,扣除4月通膨率(CPI)4.9%或4月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年增4.4%,得要實質利率翻正,升息的機率才會減輕。

    另一個觀察要素,吳孟道指出,升息對抑制物價有明顯的效果,就市場預測,Fed下週不升息,但在利率維持不變的情況,7月仍要觀察相關數據表現,有機會在那時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

    鮑爾關切通膨預期 5月CPI不樂觀恐牽動7月決策

    但市場也不能預期太過樂觀,吳孟道提醒,過去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一直強調,「通膨預期」對實際通膨的影響,畢竟通膨會走在通膨預期之前,根據密西根大學5月份消費者信心初值報告顯示,消費者預計未來5到10年物價將以每年3.2%的速度攀升,高於經濟專家預期的2.9%;預計未來一年通膨率4.5%,雖低於4月4.6%的通膨預期,但高於經濟專家預期的4.4%。

    吳孟道說,預期物價上揚,廠商跟民眾會出現囤貨心態,進而拉動實際通膨,現在服務性通膨持續上揚,商品通膨好不容易有下滑趨勢,若依據密西根大學的報告,通膨預期一旦彈上來,恐怕就不容樂觀,這也是Fed接下來會關注的方向。

    另外,美國預定下周將公布5月CPI,吳孟道表示,時間就在Fed會議登場首日,假設沒有比4月的4.9%來得低,Fed會更加留意,即便6月不升息,7月很有可能往上升1碼,這些面向都是美國貨幣政策的整體考量。

    GDP面臨「保2」作戰+物價趨緩 央行難有加碼舉動

    在美國Fed不升息的前提下,我國央行是否也會停止升息的步伐?吳孟道認為,央行兩大考量是物價和經濟表現,根據主計總處最新預測,今年全年GDP下修至2.04%,創下8年來新低,可以說在「保2」邊緣,或許下半年有機會復甦,但跟去年相比,經濟成長表現是弱的,加上物價已呈現趨緩,按照央行的說法「可能不會積極做升息的舉動」。

    至於9月有可能再調整一次電價,是否會影響央行理監事會議的決定?吳孟道表示,3月決定升息半碼時,已經確定4月電價會調整,但傳導到實際CPI上的效果不如市場預期,9月的電價調整可以視為不確定因素或是干擾因子,但所帶來的影響應該會減弱。

    再來觀察整體物價,台灣過去物價上揚是受到進口物價的因素所致,包括國際大宗物資、原物料和油價等,現在大宗物資跟原物料價格走跌,除非國際原油價格突破每桶80美元,加上中國大陸的復甦比預期弱,物價不會被強烈拉抬,下半年物價會維持平穩,「假設央行考量物價跟經濟表現,不太有道理(升息)」。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